毕竟爬上去就会被于小英一剑给斩了,谁愿意往上爬?
好些士兵们没打一会儿便假装受伤,或者是只受一点轻伤就哼个不停,立马撤离战场,弄得这场攻防战像儿戏似的。
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有魄力的将军会派出一个督战队,手拿钢刀,将往回跑的士兵全部砍杀。
但无奈,将军和副将自己本身也不是很想打仗,感觉战损比较严重,士兵们都到医疗棚里去了,所想的不是派出督战队,而是赶紧鸣金收兵了。
就这样,又僵持了半个多月,霍德忠将军便听说何腊瘦老将军不受皇上信任,被召回南京城里去了。
霍德忠将军敏锐的感受到——要变天了,便赶紧停止了进攻,每天闭门不出,只等朝廷这边的消息。
又是几天之后,消息传过来,皇帝陛下临阵换将,何腊瘦老将军确实已经失去了军队的指挥权。
现在,整个朝廷军队的指挥变成了李景龙将军。
霍德忠心中有点疑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如何办,是继续攻城还是撤军回去?
于是,霍德忠将军便给李景龙将军写了一封折子,请求他指示一下下一步的战略方向。
但是李景龙败得太快了,就在霍德忠的折子发出去不久之后,李景龙就被燕王追打,带兵跑回了南京应天府,来不及回霍德忠的折子了。
霍德忠将军无奈,继续闭门不出,但是往南京应天府方向写信,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这十多万大军的粮草,都是个不小的数目啊。之前的时候,朝廷运粮很及时,士兵们都能吃饱。
但是随着李景龙将军战败,燕王断了霍德忠他们这支部队的后路,他们的补给就越来越难,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
南京应天府里收到霍德忠的折子,是在李景龙兵败以后。
这个时候大家燕王快要打过来的情况造成了巨大的担忧,生怕哪一天,燕王殿下就杀到了南京城下。
所以朝臣们分成两派,有两种意见。
一种就是认为,霍德忠大将军应该带着十万人,加大对燕京城的攻击,使燕王不得不回援,以解南京之危。
另一种则是认为,霍德忠大将军带兵围攻了燕京城那么久,也没有什么作为,现在南京危以,应该派大军回师南京增援,拱卫南京。
这两派人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新皇想找何腊瘦老将军商议出出主意,却发现他早已带着家人回乡去了,只得作罢。
之后,南京朝廷这边还没吵出一个结果,就听到前线传来消息说,燕王殿下已经带着兵马,挥师南京救援而去。
于是他们便也不再争吵,新皇直接回了封折子,要霍德忠将军带兵继续围攻南京城,若是燕王大部队回援,就打击援军,消灭燕王的有生兵力,消耗他们的人马。
霍德忠将军收到这封圣旨之后,担忧了好几天,停止了攻城。
他派出了好多探子,四处侦察燕王大军走到何处?准备打击援军,与燕王的军队在平原上决一死战。
霍德忠将军虽然能力不是很强,但他的忠心没得说,要不然也不会临危受命,被派到这边来领军。
可战局的发展真的千变万化、变幻莫测。
霍德忠将军派出了不知多少探子,探索的范围很广,却从未发现燕王大军的踪迹。
他自己都很疑惑,按道理说,燕王大军回师燕地的话,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呀。
就在南京城的那些朝廷官员们,以为燕王已经回师燕地,自己可以高枕无忧的时候,却忽然被燕王带着大军,攻到了南京城门外。
燕王不是回师燕地了吗?这支部队是哪来的?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燕王殿下之前放出了假消息,派出了小部分的疑兵回师燕地,大部分人马被他带来攻打南京城了。
第56章南京城破大势已去,燕王殿下攻破了南……
第五十六章南京城破
(大势已去,燕王殿下攻破了南京城。)
燕王殿下大军压阵,来到南京城下的时候,城里面的朝臣们都慌作一团。
此时,越王殿下一边派出探马,进城去对一些朝廷大臣劝降。
这些探子手中带有燕京城内部分朝臣亲戚的手书,乃是出发之前,燕王和徐王妃就已经想好的对策。
南京城的城墙高且厚,探子们也很难独自翻上墙头,这就不得不靠之前埋下来的暗线们帮忙了。
燕王不是很想与南京城内硬碰硬,毕竟赢了之后,他要做皇帝的,留下一片废墟,还要他出人出钱来治理,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