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以他这么些年来对自己大侄儿子的了解,这个新皇志大才疏,手底下没有什么能用的武将,朝臣们人心不齐。
燕王知道,只要自己给到了足够的压力,这个南京城必定是守不住的,城破只在旦夕。
燕王所料不差,朝臣们现在早已四分五裂,没有几个抱着一条心,要和新皇一起死守南京城的。
对于自己派人散发出去的那些“善意”。几乎所有的人都接受了。
于是,在新皇面前便出现了很多劝降的声音。
有些老臣到了新皇面前,语重心长的对他劝解道:“皇上,燕王殿下只是想清君侧,并不是要反对您这个皇上。
若是您杀了身边这些奸臣、佞臣,将燕王殿下这个忠臣迎进南京城来,您日后自然还能够好好的当你的皇上。”
:。
至于谁是奸臣、佞臣。自然是那些怂恿皇上将徐王妃的哥哥弟弟抓起来的人,自然是那些怂恿皇帝削藩的人。
听到这些言论之后,皇上怒极反笑:“好呀,好呀,你们这些老贼,现在竟然还敢在我面前搬弄是非、颠倒黑白。
燕王起兵造反,你们竟敢在朕面前说他是忠臣,你们就不顾礼义廉耻,不怕天日昭昭吗?”
可是,皇上的嘴皮子哪里有这些玩了一辈子文字游戏的老臣们厉害。
虽然他自己觉得那些人说的不对劲,但根本驳斥不过他们,翻来覆去就只有一句质问他们的话“你们说这些丧良心的话,难道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可新皇不知道的是,这些朝臣为了自己的心身家性命,哪里还顾得上什么良心不良心的。
在新皇眼里,只有他是正统继位的皇上,皇位得的正,他的王叔燕王乃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反贼。
可是他却不知道,他的朝臣们却不是这么想的,他们只是觉得自古以来都是成王败寇。
燕王殿下好歹也是先皇的血脉,还是皇后嫡亲的儿子,只不过不是嫡长子,排名第四而已。
但现在长子太子已经逝去,二皇子和三皇子也已经陆续不在人世,燕王殿下这个存活下来的老四反而变成嫡长子了。
这便是先皇的嫡长子和他的嫡长孙之间的继承大统之争,乃是他们一家人的内部争斗,他们这些朝臣不管帮哪边都不算太离谱,不至于被史书上狠狠的痛骂一笔。
所以,朝臣们都很不想打仗,希望新皇服个软,他们全家就能无伤地过度到新朝廷了。
至于新皇会被燕王清算,日后日子难过?那又怎么样?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关他们什么事?
面对着这些厚颜无耻的朝臣,新皇恨得牙根都咬碎了,他怒极,说道:“你们都是些无耻小人!
来人,去把徐家兄弟从牢里拉出来,我要将他们在城墙上斩了,让燕王看看,敢背叛我是什么样的下场!
你们这些朝臣也看看,若是起了什么不好的心思,便是与徐家兄弟一样的下场!”
新皇这个命令下达了之后,好多朝臣知道事不可为,便不再对他劝降,而是匆匆离开了皇宫。
现在燕王的大军围困南京城,所有朝廷众臣都觉得完全没有赢的希望。
之前那么几十万军队北上去拦燕王,结果被人家打得抱头鼠窜,连李景龙将军都灰溜溜的逃回南京城里来了。
现在南京城里只有一些残兵败将,战斗力还不如之前呢,即便是坚守,又能守多久?最后还不是会输。
早投降,*还能早在燕王面前得个好,说不定还能封个更大的官当当。
一直负隅顽抗的话,等到之后燕王荣登大宝,自己和自己的家族不就变成了清算的对象了?
心思浮动的大臣们自然就会偷偷的想着要在燕王殿下的面前立功。
怎么立功呢?新皇这个命令下达之后,不就有个绝好的立功机会吗?
徐家两位将军乃是燕王正妃徐氏的亲兄弟。现在新皇要杀他们两个,若自己将二人救出,保住了他们二人的性命,日后岂不是能得到多多的封赏。
于是,徐大将军和徐小将军惊讶的发现,竟然有好几拨人一同到牢里来,抢着救他们两个人的性命。
徐家只有两个将军,轮不到自己救了怎么办?
没事,还有四个城门呢!
一时间,好几股部队从城内开始攻击城门,与城外燕王殿下所率领的大军同时攻城,南京城的四门显得岌岌可危。
新皇就算再不得人心,也还是有几个铁杆心腹的。
众人抢着去救徐家两位将军,以及从内部进攻城门的事,很快就被他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