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他深信自己岳父周川墨大人的判断,觉得自己不是中进士的那块料,勉强再读几年书也考不上进士,还不如早点儿做官,多积累经验。
二来就是这次府试让他累坏了。听说殿试更难考,还要从燕地千里迢迢跑到南京那边去考试,路上都把人折腾死了。
所以他彻底放弃了继续读书这条路,反而想要向蔡怀远府君大人谋取一个官职。
蔡怀远看了张逸晨,这届所有考上举人的人,他都了解过背景情况。
他知道张逸晨有着一个县令的岳父,有着一个有钱的父亲,若是为官,虽然年轻些,但应该还是能做得来的。
于是他便答应了张逸晨的请求,口头上说他会向吏部推荐张逸晨做官,但他也留了个心眼,说了不保证能成功。
张逸晨以为自己得偿所愿了,开心万分,对蔡蔡怀远府君谢了又谢。
回去的路上,张逸晨便迫不及待地和祖洪才说了他马上要做县官的事。
祖洪才也和张逸晨说了自己不能做县令的遗憾。
张逸晨闻言之后笑着拍了拍自己的胸脯,对祖洪才说道:“祖贤弟,别担心,等我做官之后,我的县里一定会好好实践你那个什么坎儿井的计划,你让我怎么挖我就怎么挖。”
祖洪才闻言松了口气,他相信,只要有人愿意去实践,让大家看到坎儿井的效果,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人自发纷纷效仿的。
但难就难在这个走出第一步的人,要不怎么说“万事开头难”呢?
祖洪才郑重地谢过了张逸晨。张逸晨嘿嘿一笑,说祖洪才不必道谢,不必生分了,都是兄弟情谊。
回家之后,二人将这件事情分别告诉了祖大寿和张老爷。
张老爷开心不已,也非常的知情识趣,他知道蔡怀远府君说的“不保证成功”是什么意思。
第二天,张老爷让人准备了非常多的礼品,到了蔡大人的府邸,对蔡府君进行感谢。
张老爷还拍着胸脯对蔡大人说,到时候若是要打点关系,该出多少钱张老爷一定会出,绝不让蔡大人损失分豪。
清河府君蔡怀远蔡大人本来只有一两分愿意帮张逸晨推荐一个县令之位。
此刻收了张老爷这么多的孝敬,他想出的力气便达到了十分,话头也变成了“保证帮令郎谋取到一个县令之位”。
小鹿鸣宴过后,大家便回了北山县城等着通知。
没过多长时间,二人便收到了好消息。
祖洪才确定被太学录取了,马上就要到燕京城的太学里去求学。
张逸晨则是谋求到了一个县令的位置,还是个中等的县,不算太差,立马就可以去赴任了。
第29章小英想法小英越来越独立,有自己的想……
第二十九章
收到开学的入学通知书之后,祖洪才一家人便开始准备了起来。
祖洪才的意思是,他们全家人都到燕京城里租个房子居住。
这样的话,平日里他在太学里上学,每逢十休沐的时候,他就可以见到自己父母和妻子于小英。
但没想到,这个意见却被自己的父亲祖大寿和母亲祖刘氏否绝了。
祖大寿说到:“才哥,我们家在北山县城的糕点铺开得正红火,我和你娘等闲不想换地方。
而且清河府城里就有那么多糕点铺子,我们争不赢,更别说燕京城那种大地方了。
我和你娘去到以后又能做什么呢?若是赚不到钱,我们家岂不是坐吃山空了?
虽然才哥你念太学的钱燕王爷全包了,不用花家里的银子。
但我和你娘还有小英三口人的嚼用花销也不是小事,若是不开店,如何能供应得上?
再说了,现在还有洪顺在北山县城的县学里念书呢,北山县学又不允许他这么小的蒙童住宿。
我们这个铺子若是不开,他每天晚上住在哪里?难不成要让洪顺中断他的学业吗?
才哥,你可别说什么带着洪顺一起到燕京中求学的话。
咱们家和你三叔家顶多就能让洪顺在北山县城的县学里念书,要是供他到燕京城里去念书,那我们可供不起。”
祖刘氏点点头,她的想法和祖大寿是一样的。
她说道:“我和你爹还有小英就留在北山县城里赚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