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书达心中便更满意了几分。
蔡怀远府君对祖洪才也很满意,但是见到这个情况却有点心中苦涩难言。
本来他作为府君,可以称得上是举子在府试上的座师。
若是能够凭借他的推荐让祖洪才进入太学等好的地方读书,双方之间关系便更亲近了一分。
但是现在看来,省学政关书达大人还是很看好祖洪才的,应该会推荐他入太学了。
自己便只能退避三舍,不能和关书达大人抢人。
蔡怀远便转而将目光放向了其他的举人,想从中再寻摸出几个好苗子推荐一下。
他手里握着的太学生的名额不多,但是清河府的府学当中也有一些空位,是他可以自己做主的,也能拿出来施恩。
祖洪才从来不怕别人考教自己学问。
对于关书达大人的大名,他前世也听说过。
这位大人站队没有问题,等到燕王入主中原之后,这位大人官位很高。
还做过其中一届宰相,算是官居一品,达到了文官的巅峰。
前世里他听过好多次关书达大人的名字,与他的一些事迹,知道关大人是个正直的人,没有什么坏心眼,也不会使绊子。
所以祖洪才在与他对答的时候非常的自然,没有什么恐惧之情。
交流完毕之后,祖洪才也向关书达大人提了一个意见:“
关大人,您既然点了我做会元,比然看过我所写的策论,不知道关于坎儿井这个设想,您是怎么看的呢?”
关书达眼中精芒一闪,说到:“你这个想法挺好的,看起来也有可能实践成功,但毕竟没有人试过。
你这样写策论是不是太过于剑走偏锋,太过于冒险了?”
祖洪才笑着拱手对关舒达大人说道:“关大人此言差矣,我此次考中了举人,按理说有资格做官了,我想向您申请帮我做一个县的县令。
我保证在五年之内,在我所辖的县内修建坎儿井的工程,到时候您就可以知道,坎儿井有没有效果了。”
关书达闻言便是一惊,他心中想要推荐祖洪才到太学去念书,从来没有想过让十五岁的祖洪才立马去做官。
于是他也不再藏着掖着,赶紧抛出自己的筹码,想劝阻一下祖洪才:
“祖洪才,你现在小小年纪,正是念书做学问的时候,何必着急。
你不要着急!我这边有太学的入学名额,可以推荐你到太学去念书。
等到三年以后,你便可以到南京去参加殿试。
若是你能在殿试当中考中进士,那就是扬我燕地之威,对燕王殿下也很有好处。
说明我们燕王教化有功,我们燕地是文风兴旺之地,不是那种不毛之地、蛮荒之地。”
祖洪才闻言便是眉头一皱,等到三年以后已经开始打仗了,下一届的殿试他记得是取消了。
要等很久之后,燕王统一了天下才,新开了一次恩科,自己要在太学里蹉跎好几年了。”
关书达看见祖洪才皱眉,还以为他年轻气盛,见自己不同意他去做县令,以为自己不赞同他的观点,不想推行坎儿井的政策。”
于是他便赶紧说道:“祖洪才,你别担心,我会上书燕王大人,让他选取几个县试点你写的这个坎儿井方案。
并不一定要你去做县令才能发挥出坎儿井的效用。
相反,在几个县一同实践的情况下,你在燕京太学里面念书,还方便各县汇总问题。
到时候,你也可以远程指导他们,更有利于坎儿井在燕地的推行。”
祖洪才闻言叹了口气,看来关大人是铁了的心要将自己放到太学去念书了。
算了,就在太学里多学习一两年吧。
等战事将起的时候,自己肯定要跳起来支持燕王起兵的,到时候说不得就能去做县令了。
他很羡慕那些能够去做县令的人,这些人就可以比自己多两年的做官经验,日后若是要升迁起来也有政绩。
张逸晨的年纪还很轻,虽然成绩不算太好,但是蔡怀远大人也愿意推荐他去府学念书。
但是张逸晨却婉拒了这个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