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耶,这雨也太大了,砸在身上就跟冰雹似的,我一米外的环境都看不清,更别说找人了。”
还有人一边擦着沾满雨水的眼镜,一边说:“别说一米了,我连面前的台阶都看不清,差点摔了。幸好施亿扶了我一把。”
有了一起出去找人的经历,大家对秦闻的微妙眼神都不自觉地收敛了许多。尤其是跟秦闻施亿组队的那两个作者。
找人期间,他们其实没有太多的交流。
雨声太大,哪有聊天的环境?说话可能都得靠扯着嗓子喊。真有力气,不如留着喊关鹏的名字。
但有些时候,无需太多语言,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同进退,就是最好的消除偏见、交流感情的方式。
当然,大家不再关注秦闻的“隐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秦闻家的案件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与他们没什么关系,可关鹏是跟他们一起来参加活动的,他的失踪就发生在当下。
他们都很清楚哪个才是重点。
“这种天气山上人很少,如果见过、或者关老师在店里买过东西,应该都会有印象。但大概十点之后,就没人见过关老师了。”
“我们打听到,有些店铺开门后没生意又关门了。他们可能有关鹏的更多消息,或者关鹏人就在那里面。情况没那么糟糕。”
编辑部已经跟酒店方面沟通过,酒店有那些店铺的联系方式,一旦信号恢复,酒店会立刻联系景区管理方求助,也会联系那些他们找过去时没开门的商铺询问情况。
众人一阵沉默。这种时候说【情况没那么糟糕】,更像是一种心理安慰。
就在这时,有个穿着酒店制服的工作人员跌跌撞撞地出现在了一楼的楼梯口,脸色煞白,大喘气地说:“501房间、有、有人死了……”
大厅一片哗然。
而采风团的所有人在愣神之后,不约而同地看向了秦闻。
酒店的四楼五楼几乎被采风团包下。团里的人都知道,501房间是秦闻的房间!
可秦闻好端端地在这里,那他房间里的【尸体】又是什么情况?
不少人的心中已经有了不好的联想……
酒店经理忙不迭地出来主持秩序,“各位不必惊慌,可能是我们的工作人员看错了,我们马上就去确认情况。”
说着,经理狠狠瞪了惊慌失措的工作人员一眼:这家伙太蠢了!他这么嚷嚷,是恨不得整个酒店的客人都知道这件事情么!影响到了酒店的名声和生意咋办!
就算真的看到了尸体,就不能冷静一点么!先用对讲机联系他们啊!
没错,现在手机通话没信号,但对酒店内部联系的对讲机没啥影响,毕竟它不需要借助通信基站进行信号传输。
可工作人员明显被吓到了,忘记了他可以直接用对讲机摇人,电梯停运的情况下仍然从五楼跑了下来。这一路上不知道要惊动多少客人!
就在经理准备安排人手的时候,秦闻却越过人群走了出来。他无视了各异的目光走到经理面前,要求接管人员安排权限。
“酒店只有两条楼梯通道对吗?让每一层楼的工作人员分别在对应楼层的两个楼梯口集合,不用去五楼、不要乱动任何东西。工作人员集结后,若有其他人想要前往其他楼层,暂时劝退。”
“您是?”经理惊疑不定地看着他。
经理自然不想将指挥权交给一个莫名其妙冒出来的人。可对方的一通安排又让人感觉很熟练、很合理的样子。
“我是501的客人,也在为警方工作。断电之后酒店内监控应该无法正常工作吧?如果有命案发生,这些都是必要措施,可以暂缓人员流动、保留现场证据。”
“请提醒拒绝遵守规则的人,警方抵达后,他们会因为可疑行为被列为嫌疑人被调查。”
“如果有鞋套、手套,请为我们准备几副。”
秦闻不给他反驳或质疑的时机,做出了一系列安排。
经理晕乎乎地就按照秦闻说的办了。
最后,秦闻、施亿、经理、责编、还有一个胆子比较大的作者,一行五人一起去了501房间。
这是为了相互监督,相互见证,避免有人破坏现场,转移罪证之类的。这里的【有人】,特指秦闻和施亿。
经理被秦闻唬住了,大有对他言听计从的趋势。可责编和另一个作者却觉得秦闻施亿的嫌疑很大,所以绝对不能只让酒店工作人员和这一对过去查看现场情况。
他们心里慌慌:刚看完秦家惨案,秦闻的房间就出事了,万一谣言其实不是谣言呢?
编辑干巴巴地说:“我的手机还有电的,会记录下去现场的全部过程。”
那个自告奋勇一起去的作者立刻跟上,“我也是。我刚给充电宝充满电。”
秦闻能猜到他们在防备什么。但完整记录现场情况,正是他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