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谁都知道,编辑部的提醒效果恐怕有限:大家明面上不说,私底下还是会讨论,更免不了用一些异样的眼光看待秦闻。
网站可不想因为一次失败的活动失去秦闻,把他推到竞争对手那里去,“我们也想知道你和秦老师的想法和态度,如果有什么是我们能帮上忙的,请务必联系我。”
这件事情里还有不少问题。报道中并未直接提到秦闻或秦闻父母的名字,如果这真的是秦闻的身世,发消息的人是怎么知道的?
想将十五年前的案件跟他联系起来并不容易。
秦闻很少跟人闲聊,一向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捂得严严实实,他身为责编都没听说过这件事,那或许、秦闻本人是否知道有谁可能是发消息的人?
总之,当事人秦闻的态度和想法很重要。
施亿看着短信内容,嘴角抿成了一条直线。
好说话的施亿也会有生气的时候!
她知道,臆测部分毫无依据,但报道很可能真的在描述秦家的案件。
因为秦闻在反复做噩梦,现实带来的噩梦总会更加持久、深远;因为玲姨无意中提起过秦闻父母去世对他的影响。
施亿没有深究过他们都不愿提起的话题,她只是在催更的时候不做人了一点,却不会刻意去揭开别人的伤疤。
“我会跟他说的。”施亿忘记了自己原先要做的事情,她尽量用平静的口吻说,“可以把这个短信发我一份吗?”
“好的。”编辑莫名地抖了一下。
明明施亿看起来挺平静的,为什么他突然觉得有点冷?可能是暴雨裹挟着冷风的影响吧。
501房间。
秦闻一听门外传来施亿的声音,立刻将电脑桌面切换到了word文档,熟练地回应,“在写了在写了。”
虽然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没办法,为了应付施亿“暴雨天气、灵感如注”之类的碎碎念,秦闻自有一套技巧。
不过这回施亿不是来催更的。她得将情况告诉秦闻,不能只让他一人被蒙在鼓里。
见秦闻盯着短信内容出神,施亿碎碎念着,“我要顺着网线把人揪出来!”
秦闻结束走神,微妙地看向施亿,“所以,你果然有顺着网线爬的能力?”
施亿睁着无辜的眼睛看他,“现在的重点是这个吗!”
秦闻认为,【有人能顺着网线爬】这种事情,不管什么时候都能成为重点。
“我就是随便说说。正常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是一种夸张的说辞,你懂的。”施亿嘀嘀咕咕,表现得无比正常。
要不是秦闻清楚地记得施亿是怎么出现在他家里的,他差点就信了。
施亿观察着秦闻的表情,却看到他脸上竟挂着一丝笑容。
在当前情境下,这笑容显得有点违和。若被其他人看到,恐怕会将短信中的谣言当真。
“你不生气、不难过吗?”施亿不解。
生气?难过?刚看到短信内容的时候,这些情绪他都有,他甚至差点分不清这是噩梦还是现实。
但“想要顺着网线找人”的施亿成功将他带回了现实。
施亿,一款情绪打岔神器,你永远值得拥有。
冷静下来一想,秦闻就发现他该感到惊喜,虽然在别人看来这不合时宜,“但施亿你知道吗?这很可能意味着新线索!”
那时候网络不发达,信息传播范围也有限,而且秦闻是个未成年,个人信息被保护得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有谁能挖出这种陈年旧案?
凶手?还是说其他知情人?
这不是新线索是什么?
“施亿,我以前没跟你说这件事,是不想把那种无望的情绪传染给你。可现在都有人搞这种事情了,或许你愿意听听那个案件的详情?”
“嗯嗯!”施亿握住了他的手。
她不会强迫他揭开伤疤,但当他想说的时候,她就在这儿。
秦闻尽量按照案卷的客观口吻描述了当晚的详情,也对该案件的几个疑点做出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