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诚心欲降,缘何使计害我?
此人方一入营,便被拿获,若非我机警,先取来书信,岂有命在?
若不信某,投降之事便作罢,若是信我,便休要多疑试探!
至于纵火焚营,某身处营中,左右皆有耳目,何来良机行事?
扰乱军心更为妄言,汝曹军若只这般智慧,某不投也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将军征战,何故以儒生为主?
彼辈狡诈多疑,良机现在眼前,却仍疑虑不定,如何得胜?
所谓:‘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吾未尝闻以数倍之众不敢战病寡之敌者。
莫非丞相不至,曹军皆为庸碌之辈耶?
若如此,某不若寻机暂退,轻骑去投邺城矣。
如何抉择,请将军自决之,莫作妇人之态,惊疑不定。”
刘备念罢,庞统忽笑曰:“柏轩啊柏轩,汝这信中反其道而行之,真乃奇思也。”
刘备闻言,问道:“士元何意?”
庞统道:“若是寻常之才,得柏轩此信,必疑其心。
然柏轩将那无名军师比作孔明,这反其道而行之,却未必不能取信于他。”
刘备不知甚解。
赵林遂解释道:“他与我无头无尾之信,故意遣面熟之人传递,乃欲试探我军设计与否。
无论我如何书信,如何应诺纵火烧营,但若遣其人归营,必有蹊跷。
我却先斩那叛卒,再言识破其歹心,出言不逊,言语相激,此皆为冤愤之语也。
即便那无名军师不信,亦不能瞧出破绽来。”
刘备听罢,仍是不知甚解,却也知庞统乃智谋高绝之人,既是他言此乃奇思,便不必深究其意。
遂叫白毦兵斩了那叛卒,悬首辕门示众。
赵林亦寻来赵青,命其携带弓弩,去妫墟关下,射箭书入内。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