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轻轻拍着宋青书后背,手上给他揉肚子的动作也缓慢许多,甚至海哼着什么不成调的曲子,也听不出来是啥。
外头的小黑小花刚才也跑过去吃席的地方大吃一通,连吃带拿地往地里又埋了骨头才乐颠颠跟着两人跑回来。
现在也缩在树荫下,两个圆团子一大一小,正睡得香甜。
第44章我的乖崽冬天比想象中来得还……
冬天比想象中来得还快,今年的天异常的冷,气温还没降到个位数的时候,贺峰就带着宋青书跑去扯了布,他那一小块地种的棉花还是不够,又买了些棉花。
贺峰针线活并不算好,平时可以缝补衣裳,做棉衣还是不行的,于是找了刘嫂帮忙给宋青书赶两身过冬的棉衣。
今年棉花收成好,个个棉花雪白,扯开在太阳底下晒得蓬松柔软又被装起来。
刘嫂让他把东西都拿到家里来,秋后她正好闲着没事儿,做两身衣裳也算是找点活干。
贺峰要给钱她不让,说这就是给家里孩子做衣裳,哪有要钱的道理,自那贺峰就不让他做饭,晌午晚上三人一起吃。
他没有自己做衣裳的经验,之前的棉衣都是在部队发的,所以扯得布很多,棉花也不少。
刘嫂知道他疼宋青书,平时也看得出来,在家啥也不让干,最多吃完饭让宋青书去厨房放个碗。
有时候碗也不让端,就让他去干自己的事儿。
比刘嫂带孙子孙女时宠的多,她从不惯着小孩,该学的不会让少学一分,自己吃饭自己端碗,吃完了还要把碗放回厨房。
这在她看来是最基本的,所以孩子们也都独立。
但放在宋青书身上,她也不觉得贺峰这样过分疼爱,毕竟那么瘦一个男孩,带着点儿病弱,看着也不能做什么活。
加上宋青书招人喜欢,往那一坐,看个书,或是平声细语地和人说话,就让人心里舒服。
第一件棉衣做好,第二天就是小雪,天上也确实落了几片小雪花,宋青书坐在屋子里头烤火,让贺峰别把门关严实,容易中毒。
这点生活常识贺峰还是知道的,但还是夸了一句宋青书知道的多,然后给门扯开一条缝。
冬天冷,小花和小黑往屋里钻两人也不拦着,毕竟再厚的一层毛也怕冷。
前些天还找了不要的衣裳,给小花和小黑各拢了个小窝。
一边弄还一边吐槽,说小黑小时候抱回来看着圆圆的,乌黑一小团,现在咋长这么大,铺个窝都更废衣裳。
小黑也不理他,把小花按在地上拿长长的嘴筒子拱它的肚皮,软乎乎冒着热气。
小花喵呜两声,伸出黄色的小爪子啪叽拍在小黑身上,它才后退两下,朝着外头看。
冬至前头下了两场大雪,下雪前罗校长天天守着电视放天气预报,说要停两天课。
孩子们都离得远,冬天白天又短,哪怕上课时间改到八点半他也还是不放心,说不下了再回来上学。
冬至的时候贺峰跟刘嫂一起包饺子,宋青书不会,又想帮忙,贺峰就让他擀饺子皮。
饺子一共做了俩馅,一个韭菜鸡蛋的里头还放了点红薯粉丝,一个芹菜猪肉的,馅料是贺峰剁的,刘嫂炒的。
味道拿捏得刚好,包饺子的时候都能闻到香味。
两人包饺子是不一样的形状,贺峰只会捏鼓鼓的饺子,刘嫂还会捏花样,酒盅形状,花边的,一圈褶子和没有褶子的都有。
宋青书擀皮根本供应不上,眼看馅料还剩一半的时候,贺峰跟宋青书换了位置。
宋青书高兴地拿着饺子皮跟刘嫂学包饺子,刚开始不会,馅料也不敢多放,看着扁扁的。
刘嫂又捏的慢一些,让他看仔细喽,再一点点捏上。
照着学还是很快的,刘嫂没忍住笑着夸他,“年轻人就是手巧,学得快,包的饺子也好看。”
其实那饺子跟贺峰和刘嫂包的还是不一样,宋青书怕捏的不紧到锅里会散开,把外边捏的比较长,刘嫂就让他变成褶子花边,看着也好看。
以至于,宋青书只能包出来这一种花样的饺子。
但他还是很开心,肉肉的唇翘起一点弧度,眼里也都是笑意。
贺峰擀饺子皮很快,没一会儿就转过身来,三个人一起围着竹编包饺子。
刘嫂装作不经意地问:“小宋呀,学校里啥时候放假?”
“又想囡囡了?”贺峰捏着饺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