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秒后,老范头哈哈笑的勾上,扛了起来,前后左右轻甩,不晃出一滴水。
老范头教着,“娃,这可得巧劲,不是蛮力。”
范二狗大声喊,“爷爷,你真厉害。”
老范头直乐,“嘿,这娃,嘴真甜,真不愧是我孙子。”
老李氏小步跟后面看着这爷俩,脸上带着笑。
一趟趟挑完水,满了院子里的大水缸。
*
水缸挑满,老范头出门,没等二狗问干啥,老李氏抱着他放凳子上坐着,进屋准备篮子放好鸡蛋。
下面铺好软秸秆,每个鸡蛋用布擦干净,都摸摸再盖上。
二狗看出奶奶是不舍得的,可是期间却是带着笑。
数了好几遍,十个一对。
老李氏掖好布,仔细看看可以了,抱起娃问,“二狗,等会我去族长那,你跟不跟我一起去啊?”
范二狗问干什么,老李氏觉的小孩就是问题多,不过想想说了也不懂,就说得请族长到时候来主持仪式。
篮子里是二十个鸡蛋,村里的过继仪式可是步骤繁多,都得招呼到,这大事可得办好了。
大河村有很出名的神婆,老三会去请算好日子,吴家会去请来他们大河村的族长,两家都得忙活,可得办的热闹,脸上有光。
老李氏这么想着,心气十足。
范二狗没想到这么多准备工作,还得请来族长,“啊,那爷爷也有事啊?”
老李氏点了下这娃的鼻子,“自然啊,请全村人见证,管饭呢,得去定柴火,到时候人用牛车送来。”
范二狗睁大眼,对啊。
家家户户早晨起床一睁眼就得用柴,把锅烧热煮水做饭用不少,一天两顿饭,离了柴不行,尤其是冬天,更是耗费的多。
到时候屋里都得烧柴取暖,即便如此,冻疮也手脚都犯,到现在家里大人还都残留着痕迹,时不时抓挠。
要是遇到野兽,更得靠火驱赶。
村里往南往东往西一眼看到头的田地,没有一个山头一个树林子,也就田埂上有几颗树,但这是田地主人自己栽的,不仅当划分的标志,几十年后能当棺材。
就这都有偷偷砍的,为此打架不在少数。
就说没有山头,地里都种粮食,哪来的柴火烧呢。
晒干的拉拉秧,蒜杆,树叶,荆棘,啥都能烧。
原来可以定啊,有专门卖这个的。
将这事刻入脑子里,垫着脚尖拽奶奶的袖子,问爷爷去哪定柴火,一听是出村,去西边的邻村定,大声说想跟爷爷一起去。
从来到这玩闹都是前后几条巷子,都腻了,这去旁的村,诱惑力那是备足。
老李氏抱起来,“行,你高兴就好。”
本还打算带着娃去让族长看看的,混个眼熟,不成就不成吧。
门口处传来响动,老范头和大郎二郎一起走了进来。
老范头背着背篓,里面有两尺麻布,这是硬通货,当钱用,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