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被太子强取豪夺后 > 100110(第16页)

100110(第16页)

王蒙性情耿介,整肃豪右,又有京兆尹苟勖性情刚毅不阿,与王蒙一同整协规矩、齐心协力,数月之间,贵戚强豪诛死者百人,朝廷震肃,豪右屏气,路不拾遗,整个风俗为之一变。

天和三年,北凉国君姚珲派遣其太宰姚榷攻拔洛阳,攻略城池,已至崤山一带,刘瑜害怕姚榷真的攻破了崤山和函谷关,从而兵逼洛阳,决定亲自带兵出征,在陕城屯兵驻守。

与此同时,匈奴左贤王曹骏和右贤王卫辰聚丙反叛,率领两万将士攻打杏城已难的郡县,屯兵在马栏山。

元后带领后宫诸人送刘瑜出征,这次出征,丞相王蒙也跟随其左右,京中一时只有少量京兵驻守。

刘瑜离开之后,整个皇宫一下子就静下来了。

邵玖仍旧整理着她的藏书,每日往返于兰台和含章殿,偶尔也会夜宿兰台。

刘瑜出征之后,那些上报到尚书台的奏疏,就由尚书台自行处理,郑秋月这个女尚书本就是当天子不在京城时,处理政事的。

刘瑜也给了她很大的决策权,让她有便宜行事的权力,若是遇到犹豫不决的事务,可以去咨询元后。

元后的确有着不少处理政事的经验,昔日刘瑜还是太子的时候,她帮着刘瑜处理过不少事务,只是如今身处深宫日久,她已经很久不去过问了。

相比起元后,其实邵玖是更合适的人选,但有元后在,刘瑜不能直接将事务托付给她,邵玖终究只是妃嫔而已,若是略过元后,将京都直接托付给邵玖,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好在元后和邵玖两人私交不错,刘瑜也嘱托元后,遇到不好处理的事,可以去找邵玖商量。

但在刘瑜离开的最初几天,并没有发生什么尚书台处理不了的事。

尚书台聚集的都是一群刘瑜信任亲近的臣子,并非只有郑秋月一人,只是郑秋月更得刘瑜信任罢了。

直到郑秋月看到了手中的这份奏疏,这份奏疏是一封密疏,直接上达到了尚书台,郑秋月拆开的时候,当即就大惊失色,身边的卫姬见她神色有异,好奇地问道:

“怎么呢?”

郑秋月忙将奏疏合上,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对卫姬道:

“无事,我要去一趟显阳殿,若有要事,你可去显阳殿寻我。”

卫姬压根不信郑秋月的“无事”的话,却还是点头答应了,她不是一个多嘴的人,心底很清楚,很多事情还是不知道的好。

特别是这尚书台的事,知道的越少越容易保命。

郑秋月当即就去了显阳殿找皇后,一路上她几乎是用跑的,到显阳殿的时候,元后正带领着一群妃嫔在纺纱。

“娘娘,郑尚书求见,看她的神色,似乎有什么要紧的事。”

元后看了辛夷一眼,只是道:

“让她到偏殿去等孤,孤马上就过去。”

元后接着又恢复了常态,对众妃嫔道:

“孤看着天色也不早了,大家想必也都有自己的事情,都回去吧,不用在孤这里拘束着。”

元后将众妃嫔都送走后,整理了衣服,到偏殿去见郑秋月,郑秋月正坐立难安,只感觉每一分一秒都十分难捱,好不容易看到元后出现,忙迎上去。

“拜见皇后。”

“不必多礼,你慌慌张张的来孤这儿,可是有什么要事?”

【作者有话说】

求收藏!

求营养液!

第108章保卫东都(二)

“阳平王意图谋逆,这是暗中送来的密疏。”

郑秋月从怀中掏出了一封奏疏,递到了元后手中,元后听郑秋月说的时候,心里是不信的,直到她打开那封奏疏,元后才相信郑秋月话。

“可阳平王是陛下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怎么会谋逆呢?”

即使是密疏就摆在自己面前,元后仍然觉得难以置信,毕竟刘瑜待阳平王可谓不薄,元后实在想不出阳平王有什么谋反的必要性。

“皇后娘娘,无论这封密疏是真是假,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郑秋月看出了元后的犹豫不决,但没有一味强调阳平王谋逆的可能性,她只是提醒元后,现在这种情况下,她们需要做的是马上作出判断,并迅速采取措施。

元后心中犹疑,她很早就嫁给了刘瑜,孝元皇后早逝,是她亲手抚养阳平王长大的,她绝不相信阳平王会谋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