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既然早就看出来,为什么还要饮茶?”
“臣虽然知道有人设局,但具体会如何,臣又非有通天之能,如何能够知道?”
“琼之呢?她怎么没在?”
“早让那个女侍卫给带走了,这会应该早已回含章殿了吧。”
“你不说,朕都还忘了,她身边还有个石兰,的确不会出什么问题,明知是设局,为什么还要入局?”
“陛下,宗室权势过重了。”
王蒙只说了这一句,很明显这次入局,王蒙并不关心局的结果,他要的是借这件事坚定刘瑜削弱宗室的决心。
刘瑜瞳孔一缩,他没想到王蒙入局的目的竟然会是这个,刘瑜并没有马上给王蒙一个答案,而是对那个小宫人道:
“看来你们这次行动的人还不少,宪忠,领着人跟着这小丫头将这群参与此事的宫人全部抓起来,好好给朕审一审。”
当晚刘瑜没有去含章殿看望邵玖,而是歇在了秦脩容处,秦脩容很是喜出望外,将近一年,刘瑜都没有在她这里歇息了。
“陛下,您看这孩子和您多像。”
刘瑜逗弄了一会儿孩子,笑呵呵的,秦脩容从未见过这样和蔼的刘瑜,也跟在刘瑜身边,说些哄孩子的笑话。
“纂组绮缟,结琦璜些。这孩子朕为其取名刘琦,如何?”
“妾叩谢陛下。”
秦脩容其实并没有听懂刘瑜前半句话是什么意思,但天子赐名,是莫大的荣誉,秦脩容当即就跪在地上叩谢皇恩。
“如今这里不过就我们两个人,你何必行这样的大礼,朕整日被人叩拜,不缺你这一拜,起来吧。
今日你我不过是寻常夫妻,有了孩子,朕瑜你拉拉家常,你这样动不动就拜,朕看着心烦。”
“是。”
秦脩容面上还是战战兢兢的模样,心中却是暗喜,她入宫近两年,还是第一次被刘瑜这样温柔对待,她自然不可能真的将刘瑜当做寻常夫君,但这份亲昵就很难得。
“朕这两年一直忙着前朝的事,都没怎么关心过你,若论起来,你也要算是朕的表妹,朕本该与你多亲近才是。”
“陛下言重了,陛下能来看望妾,妾就已经很知足了。”
“你知道朕是很看重你的,也是很看重你们秦氏一族的,如今你又有了皇子,想必母后一定是很开心的吧。”
刘瑜轻轻一笑,秦脩容听着刘瑜的话,感觉越听越不对劲,慌忙跪了下去。
“妾是陛下的人,不敢有二心。”
“是吗?”
刘瑜也不让秦脩容起来,只是逗弄着怀中的孩子,轻飘飘反问一句,秦脩容已经吓得冷汗直流,忙指天发誓道:
“妾真的不敢背叛陛下,姑母的确对妾说起过,要在今日宴饮上送妾一个礼物,但妾真的不知道是什么。”
刘瑜长叹一声,将人扶起,道:
“你是朕的表妹,朕自然是信的,只望你不要辜负了朕的期望。”
刘瑜就这么轻飘飘放过了秦脩容,他并不相信秦脩容的话,但秦氏刚刚为他生了一个孩子,他的子嗣稀少,他并不想让他的孩子在襁褓之中就失去了母亲。
这件事被刘瑜低调处理了,他并不想引起太大的风波,朝堂之上经过一系列刻意的打压,已经有了太多的血腥,他不想将太多的精力耗费在内斗上。
至于太后,他找了个礼佛的借口,将人软禁在了嘉福殿,太后的身边人已经所剩无几了,但刘瑜并不想坏了自己孝子的名声。
他还是会给太后应有的待遇,每月初一十五他都会去看望太后,地方和藩国进贡的稀有物件他都会让太后进行挑选……
在世人眼中,刘瑜就是一个尽孝的孝子。
与此同时,他也切断了太后与宫外的一切交流,凡是命妇要觐见太后的,都必须由他先知道,并从太极殿派人随行,不允许太后和宫外的人私下相处,哪怕是太后的娘家也不可能。
在明处,太后依旧是那个地位尊荣,保享荣华富贵的太后,可只有知道内情的人才知道,太后早已无法干预任何前朝事物了。
刘瑜将太后的母族以各种理由,尽数贬离了京都,让他们到各个地方去任职,同时又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考核,凡是考核不合格的,都会被罢官处理。
在王蒙的辅佐下,严肃明确法令,使得天下肃然,一改之前混乱的局面,清浊始分。
自刘瑜登基之后,有两年的时间,已经不曾有过兵戈之祸,北朝中原出现了百年中难得的安宁盛世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