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千恩万谢,又用电瓶车把三人送回纺织博物馆门口,从馆里拿了好几本纪念册送给他们,这才依依惜别。
“奶奶,晚上我们去吃A市老味道吧。”
宴凌舟现在叫奶奶已经叫得颇为顺口,趁着温阮去路边丢垃圾的空档,悄悄邀请老太太。
老人精明地看了他一眼:“献殷勤?”
“……嗯。”小宴总在谈判桌上一向强势逼人,此刻站在这个连他的肩膀都不到的瘦小老太太面前,却被问得差点想逃跑。
他定了定神,这才缓缓道:“讨好您,比讨好温阮更合算。”
“得了,”老太太毫不留情,“在小软那里碰了钉子就来找我,还真指望我做助攻啊?”
宴凌舟垂着头笑,却没有反驳也没有解释。
奶奶颇有些兴味地看了他一眼:“我一个老太婆,哪儿有什么好办法?每天的日子也就是让自己开心,不给儿孙添负担罢了。”
“诶,你们说啥呢?”温阮跑了回来,“有什么是我不能知道的?”
“在商量晚饭呢,”老太太看见孙子心里就高兴,“其实啊,我吃不吃或A市老味道无所谓,小软是不是很久没吃家乡菜了,想不想吃啊?奶奶给你做。”
温阮立刻拉着老太太撒娇:“奶奶做的菜最好吃,天下第一,但是今天逛了这么久您也累了,我们就随便吃点,明天再吃您的拿手菜好不好?”
“哎呀我孙子怎么这么贴心啊!”
老太太踮着脚,胡噜了几下温阮的后脑勺,祖孙俩一起往前走,走着走着就挤到了一起,又嘻嘻哈哈一阵。
就连路过的老大爷也被他们感染:“这祖孙俩,感情可真好,像是做了几辈子亲人似的。”
亲人。
谁能想到,他们俩竟然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呢?
两人很快来到车边,宴凌舟却没有跟过来,正盯着手机,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老太太悄悄拐了拐孙子:“你这个学长心思挺细的,刚跟我说要去吃A市老味道,这会儿肯定在搜餐厅呢。”
温阮一时间也起了玩心,把老太太安置在车边,悄悄摸到宴凌舟身后,突然抓住他的手臂问:“你在搜餐厅吗?”
被突袭的人一点都没被吓着,还把手机直接亮在温阮面前。
“老乡亲?”温阮失笑,“我还以为你会带我们去那什么高级地方呢。”
宴凌舟摇头:“怎么说我也算是本地人,又是在这片混大的,还能不知道A市的老口味?那些高级餐厅,说什么名厨主理,将本地口味发扬光大,其实都是些改良菜,根本不是老味道。”
“那这家呢?”温阮指指手机。
“我感觉还可以,但不知道奶奶会选哪家。”
温阮又一溜烟跑到奶奶身边,压低了声音:“您真是文武双全的老太太,他果然在查餐厅。”
“哎不用,”老太太拍拍温阮:“小软帮奶奶搜一搜,这附近有一家老乡亲,你看看还在不在?”
诶,他们……居然所见略同?!
温阮一下子来了兴趣,拿出手机装模作样搜了搜:“我看看啊,不过奶奶,都五十年……诶,真的有呢!”
他的语气惊喜极了,背着老太太朝宴凌舟竖了竖拇指。
而奶奶也超级得意,大手一挥:“走,出发。”
无需带路,老太太带着他们穿梭在老城区的胡同中,不一会儿就看到了“老乡亲”的招牌。
话说那家老乡亲,曾是解放前的老字号,岳绣还在的那个时候,因为特殊的社会环境,成为了钢厂的附属食堂,供应馒头、面条等平价食品,也有红烧肉、白菜炖豆腐等革命菜。
改革开放后,老厨师承包食堂,再次做起了本帮菜,慢慢地还做出了名气。虽然没有变成大餐馆,连锁店倒是开了几家。
只不过因为口味比较老旧,店子都开在老城区的老居民们中间,在年轻人中并不出名。
三人来到店门口的时候,大中午的,门口居然已经开始了排队。
老店子不兴预约和会员制那一套,也不看人脸色,在各个餐厅都畅行无阻的宴凌舟,到了这里,也只有乖乖在外门等翻台子的份。
“生意真好啊!居然还是在老地方,”老太太在门口的一把椅子上坐下,伸手示意了一下,“不过这里以前没这么大,也就这半边门脸的样子。”
温阮蹲在老人腿边,下巴搁在椅子的扶手上,眼睛一眨一眨:“但是您怎么知道这家店还开着?”
“我看过报道啊!”奶奶刮了刮温阮的鼻子,“这家店可是出过名、上过报纸的,我在南城都看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