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正仪三十五岁时已在子午山下收徒,可见她三十五岁前,天尊已至子午山,或已经创立太一道。
“天尊想来不是娶少妻之辈,那二人的年纪或许没差几岁。”朱砂抱着手,在地室中踱步,“可见天尊年方三十五左右,便已修为高深,通晓诸般法术。”
此言一出,地室中针落可闻。
罗刹双眼圆睁,愕然道:“那他还是人吗?”
朱砂:“两个答案。他要么天赋异禀,要么是个隐藏身份的鬼族。”
姬琮仍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他绝对不会是况魊。”
朱砂看向罗刹:“二郎呢?”
罗刹:“阿娘曾说,况魊好热闹,时常邀鬼族到太山斗法。除了我这种小鬼,实则有大半鬼族见过况魊。他想完全隐藏身份,不大可能。”
“天尊若不是况魊,便只剩下天赋异禀这一个答案。”朱砂的目光落到怀中的金器之上,“可一个天赋异禀之人,不仅他的亲眷与弟子,甚至他的仇人,都不知其生平。他到底是不喜人称颂其功,还是有意模糊身世,又或者……他的身世为假?”
姬琮本想再提族谱与县志,转念又想到太一道造假身世的手段。
他能伪造梅钱的身份,姬璟能为朱砂捏造天衣无缝的灵州孤女身份,那么天尊自然也能做到。
一个光明磊落之人,却费力掩盖自己的身世,其中必有蹊跷。
罗刹认同似地点点头:“这世上,唯况魊最懂如何克制鬼族,天尊看来真的和况魊有关系。”
朱砂:“他们应是师徒。但师徒之外,两人是否另有渊源,尚不可知。”
她的话方一出口,姬琮心底莫名涌上一丝担忧:“这事万一传出去……”
“抵死不认呗。”朱砂将金器丢给罗刹,转身去推素舆,“天师令在我手上,极少有人知晓上面有字。当然,以防万一,我会让姨母尽快做一块假的。仅凭一首歌谣,赤方掀不起风浪。”
回房前,姬琮说起自己的打算:“三日后,南枝陪我去找齐兰因。”
朱砂有心挽留:“舅父,姨母近来忙得焦头烂额,你不如缓几日再去?”
“我信她,亦信你,唯独不信我自己。”姬琮低低叹了一口气,“我知道她与圣人在谋划一件事。如今赤方整日入府找我,我怕自己说错话,又害了你们。”
朱砂眼眶泛红,开口已隐隐带着哭腔:“嗯……三日后,我与二郎来送你。”
回家路上,披星戴月。
两人来时心急火燎,归时却慢腾腾牵手漫步。
路上空无一人,两人小心避开来往的巡捕与更夫。
犹豫多时,罗刹问道:“朱砂,我今日还得知一个秘密,与一个叫姬元真的道士有关。”
朱砂晃晃两人十指相扣的手:“赤方还与你说了昭慈太子吗?”
罗刹颔首:“他说姬元真为保住太一道,亲自入山邀他们入京杀人,之后还故意默许鬼族在人间作乱。”
“赤方说对了一件事,说错了一件事。”
“何事对?何事错?”
朱砂站定,面向罗刹:“这位师祖确实为保太一道,不惜使出引鬼入世的下策。可他并非纵容鬼族作乱,实则是想借此为鬼族留一条生路。”
姬元真算得上太一道历代天师中,少数与她想法一致的人。
既不赶尽杀绝,也非利用,而是允许部分鬼族入世,栖身人间。
见罗刹一脸迷茫,朱砂扬起笑脸:“你阿娘阿耶便是其中之一。我听姨母说,他们时常上山与天师们论道。当年人鬼大战一触即发,他们四处奔走,联络各方支持太一道的鬼族。”
罗刹:“可阿娘说,她与阿耶离开长安那日,姨母凶巴巴地勒令他们不准下山。”
朱砂上前一步,笑着扑进他的怀中:“傻鬼,阿娘骗你的。舅父当日随姨母去送他们,亲眼见到姨母恶狠狠说完威胁的话,随即将天尊剑丢给舅父,亲自送他们上了马车。”
“阿娘嘴里没一句实话!”
“好了,我们继续说回师祖。”朱砂握紧他的手,往暗处走,“师祖有心,无奈他只知一味宽纵,不知约束。他因昭慈太子枉死一事,愧疚过深,未及四十便离世了,给继任的天师留下一堆烂摊子。”
那时的鬼族,对人极为和善。
继任的天师仅十五岁,丝毫未曾察觉人鬼和睦相处的表象之下,掩藏了怎样的滔天巨患。
又过了一百余年,一位天师发现姬家人的血正在慢慢失效:“太一道从某一日起,捉鬼变得费力。鬼族与太一道交手数百年,敏锐地发现问题所在:姬家人,似乎变弱了。真正的鬼患,自此开始……”
起初是频频现身的夺身恶鬼,后来是蠢蠢欲动的赤方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