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布条,红似血。
红带飘飘,其上满是对于未来的担心与希翼。
而今日,就在那截粗树枝之上,无数垂下的红带之中。
有人吊在上面。
风起红带飘,树枝咿呀作响,他在笨拙地飘来荡去。
罗刹拉着朱砂挤进去,认出吊在上面的人。
是崔邡。
他的口中塞着纸团。
他的上半身未着寸缕,前胸后背各写了半首诗。
前胸写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1]
后背写着: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2]
两首诗,前胸自嘲,后背讽官场。
他的脸上,还写了四个字。
「罪有应得」
罗刹深吸一口气,鼻中涌进浓烈的鬼炁:“有鬼炁,是恶鬼所为。”
朱砂盯着上面的字,点头附和:“字迹也一样。”
喧闹间,昨日一直未露面的皇甫睦终于现身。
他一路疾跑,一路厉声大吼:“快让开。”
众人侧身让开一条道,皇甫睦跑至古槐前。待看清树上之人的相貌,他无助地瘫坐在地:“他怎么死了……”
朱砂上前:“皇甫侍郎,崔邡应是死于恶鬼之手。我们昨日已找到关于恶鬼身份的线索,有一件事想问问你。”
“快把崔五郎的尸身放下来。”
皇甫睦反应过来,咽了咽口水,慌忙起身。一面吩咐手下,一面带着朱砂与罗刹离开:“两位请随我来。”
离开前,看着交头接耳的解元们。
他变了脸色,忽然大发雷霆:“后日便是解元宴。你们每日凑热闹虚度光阴,书未看字未练,枉为读书人!”
解元们难得见他生气,道歉之后各自回房。
皇甫睦的书房中,罗刹掏出几张纸:“我们怀疑,此恶鬼是天启三十六年的某个举子。历年春闱的墨卷,一向由礼部保管。劳烦皇甫侍郎上呈礼部,取来墨卷,准我们对比字迹,找出恶鬼。”
为防舞弊,朝廷有规定。
发解试与会试中,不仅考卷要一律“糊名”,而且考卷要先誊录再上呈考官评定。
考生的原始考卷称为墨卷,经誊抄人抄写的考卷称为朱卷。
朱卷经誊抄人抄写,非考生所写。
只有墨卷,才是考生的真实字迹。
收了纸,皇甫睦看也未看,便顺手放在一边:“好,我马上回城请曾尚书定夺。”
见他同意,朱砂与罗刹转身想走。
皇甫睦喊住他们,双眼泛红,语气恳切:“如今贡院人心惶惶,请二位特使尽快抓住杀人作乱的恶鬼,拜托了。”
朱砂微微点头:“皇甫侍郎,你昨日去了何处?”
皇甫睦叹息一声,用手指了指贡院后山琼林苑的方向:“后日为解元宴,圣人会摆驾琼林苑。我已几日未合眼,但凡得空,都在琼林苑中忙碌。”
怪不得他们昨日寻遍整个贡院,也未见到皇甫睦。
只因琼林苑看似属于贡院,但实则在皇家禁苑中。
他们昨日只顾在贡院寻找,却忘了一墙之隔的琼林苑。
三人一起出门,两人走向贡院深处,一人走出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