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长安小厨娘(美食) > 6070(第18页)

6070(第18页)

她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虽然肚子大了,做诸多事情都很不便,但摆摆瓜果还是没问题的。

青瓷碗中盛着摘下的葡萄,水珠未干,越发显得鲜明而,旁边是一盘新摘的石榴,果皮裂开,露出晶莹如宝石的籽粒……

再把买来的崔记流心月饼摆进去。

完美!

香烟袅袅升起,一家人按长幼次序跪地,谢父率先开口,声如洪钟:“承蒙太阴星君庇佑,今岁阖家安康,五谷丰登,以时鲜之味,酬谢天恩。”

谢母跟着叩首,“盼来年风调雨顺,家宅平安,岁岁团圆。”

祭月礼毕,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分食供品。

谢宵什么都没拿,就拿了块月饼,谢母端着茶盏走过来,轻轻放在石桌上,“承安,再过些日子你就要回学馆了,来陪阿娘坐会儿。”

谢宵扶着母亲坐下,忽然没头没尾道:“阿娘近日怎么不催我的婚事了?”

此话一出,谢母便心里门清了,看向自己的小儿子。

“承安是心里有人了?”

她为着这不长情丝的小儿子的婚事,发愁了不知多少年,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可是件大好事啊!

见他一直捏着那块糖饼摩挲个不停,谢母忽然笑开:“是崔记食肆的那店主小娘子吧?”

谢宵耳根微热,坦然点头:“是。”

谢母并未意外,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笑意:“我瞧着她聪慧能干,人也机灵,倒是个好娘子,只是……”

她顿了顿,“听说她曾与别家定过娃娃亲?”

第68章三鲜饺子

◎好吃得舌头都要吞掉了◎

谢宵心中一紧,“阿娘可是介意此事?”这件事并非秘密,阿娘知晓也正常。

他已经想好托词,正要开口,谢母却突然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语气感慨:“我也是小门小户出身,怎会介意。”

“只是这世道,这般出身日后难免遭人闲言碎语。”她叹了口气,对儿子道,“你若真喜欢,以后定要好好护着她,别让她受了委屈。”

谢宵松了口气,郑重点头,“儿子明白,她一个女子撑起食肆不易,往后的风风雨雨,儿子定与她同扛。”

*

不知不觉,长安城的冬日悄然来临。

天黑得越来越快,往常傍晚出门外面还亮堂着,如今已能看见各家各户挂着的灯笼早早亮起来,昏黄的光映着往来路人呵出的白气,一团团消散在风里。

天气也冷了下来,晨起能瞧见地上凝着的白霜,瓦檐上也蒙了层薄薄的白,摸上去冰冰凉凉。

冬天已经站在门口了。

眼瞅身上这些秋装是穿不住了,崔时钰翻了翻柜子里的冬衣,本没抱太大期望,但看完还是惊着了:怎么能这么薄啊?

就拿她翻出来的这件夹衫来说,薄得几乎都快透光了,两根手指就能轻松捏住。

阿锦和阿宁的衣服倒是稍厚一些,但也没强到哪儿去。

崔家姊妹三人以前都是穿这种衣服过冬的吗?这都什么日子。

崔时钰一阵心酸。

好在现在的日子已经好起来了,不说收益稳中向好的老店食肆,就连螺蛳粉铺的生意也是蒸蒸日上,崔时钰刚算过,这些日子以来,老店加上新店,刨去成本费一共已经赚了千余贯钱了。

别说买几件冬衣,就是盘下几间成衣铺子也是绰绰有余。

北风转凉的头一日她就去铺子新裁了几件冬衣,正巧赶在立冬这日做好分发下去。

阿宁得了件鹅黄缎面的小袄,领口和袖边都围了一圈雪白兔毛,看着就觉得暖和。

小丫头换上新衣服,乐得在地上转圈,毛领子蹭着脸,衬得她奶团子似的面颊越发红润。

阿锦那件是藕色夹棉褙子,里头絮了新弹的棉花,轻软又暖和;给李竹的是靛蓝粗布棉袄,针脚细密紧实,袖口还加了层皮护腕,少年穿上后腰板都挺得比以往更直了,说这辈子都没穿过这么暖和的衣服。

崔时钰当然也给自己买了新衣服,是件黛青色的斗篷,她畏寒又厌厚重,特意让成衣铺子的店主娘子在里面絮了好棉,又轻又暖,压风还不显累赘。

得了新衣,几人都十分高兴,一会儿扯扯袖口一会儿抻抻毛领,看个没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