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小鸡崽们
◎软软的触感令他心头发软。◎
虽卖价与想象中相差较远,但好歹有所进项,且又是将李竹这个滞销货推介出去了,牙人还是很高兴的。
见买卖谈妥,他立刻堆笑着带领崔时钰到一旁的文书摊,招呼一位蓄着山羊胡的老学究执笔。
老学究推了推脸上的叆叇,悬腕提笔,崔时钰问道:“这位娘子要立白契还是红契?”
崔时钰来之前也算做足了功课,知晓红契是经过官府验讫,并在官府备案,手续完备的契约,而白契是民间私下订立的契约,未经过官府认可。两者区别主要在于是否缴税。
这种钱没必要省,崔时钰回答:“有劳老丈,自然是要官印红契。”
面前这位老丈似乎专门在人市里负责这块生意,工具一应俱全,盘内黄麻纸已用木镇纸压好,听了崔时钰的话,马上在墨砚研起墨来。
这时候牙人又过来了,拍着胸脯保证:“娘子放心,咱们这儿的契书最是严谨,绝无差错。”
他问了崔时钰籍贯,转头又对李竹吆喝:“过来,报上姓名籍贯!”
李竹似乎仍没反应过来自己已被人买了去,但精神头已经和方才不同了,抱着小鸡站在一旁,口齿清晰道:“我叫李竹,原籍扬州,今年十五……”
他絮絮说着,老学究提笔蘸墨,边听边写,在素麻纸上工整写下:
“今有牙人张猛作保,长安崔氏女购得奴仆一名,年十五,原籍扬州,身长五尺一寸,原系鸡坊杂役,议定价钱五贯,银货两讫。此奴随身带雏鸡一只,日后生死,皆由主家处置。恐后无凭,立此契为照。”
崔时钰不是第一次签合同,但签这样的合同还真是元旦翻日历,头一回,觉得很是新奇,接过契书细瞧了好几遍,确认无误,这才提笔在“立契人”处写下姓名,并按了指印。
牙人也接过契书签字画押,又拉过隔壁卖枣糕的摊主来作见证。
一切完成,老学究将契书誊抄两份,一份交给崔时钰,另一份由牙人收存。
李竹默默站在一旁,和手心里的小鸡一同似懂非懂地见证着这场交易。
他懵懵懂懂,但心中有个念头却十分清晰:他今后的人生,要不一样了。
崔时钰也挺高兴,瞧着不远处立在原地的一人一鸡,唇角微微扬起,心想:五贯钱,值了!
交易已经完成,牙人从布囊中掏出一卷泛黄文书,连同一块刻着鸡坊印记的木牌一并递给崔时钰,“这是他的旧契和坊籍,娘子收好。”
无论如何,人也是在对方的帮助下买到的,整个交易过程也还算顺利,崔时钰便不拘着什么,道:“多谢。”
她将文书收入袖中,带着李竹一起,转身向停在人市口的驴车方向走去。
路上,她与李竹闲聊,顺便说些注意事项:“以后你便跟着我了,你方才应该已经听到了,我做的是食肆生意,你来之后也不用做什么特别的事,晚上睡在后院厢房,白天有订单便送吃食,没订单便去大堂端端盘碟碗筷,再把小鸡崽养好就成了。”
李竹之前还有些提心吊胆,不知这位长得很漂亮的年轻娘子会给自己安排什么活计,现下听完,一颗心悄然落了地。
比他从前在鸡坊的活儿轻松多了,有吃有喝,还有住的地方,还允许他养小鸡。
崔娘子真好。
比他从前遇到的人都好!
李竹心中暖洋洋的,用力点头,眼泪差点落下来,感激道:“娘子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手心里的小鸡崽也跟着叫了两声。
驴车就停在集市入口,两人说了一会子话便到了。
车把式名叫沈福运,因不日就要展开送食生意,再加崔时钰自己偶尔也要出门办事,几日前便联系了对方,几次跑下来,觉得很是不错,驴车开的稳当,索价也合理。
沈福运一瞧这架势便什么都明白了,从车上跳下来,对崔时钰礼道:“贺崔小娘子食肆添人之喜!”
崔时钰回了个礼,笑道:“沈阿叔同喜,有劳沈阿叔在这儿陪我等这么久了。”
“不久不久!”沈福运重新跳上驴车,对崔时钰和李竹道,“二位快上车吧!”
崔时钰先上了车,李竹捧着小鸡跟随其后,两人在车厢里相对而坐。
然后问题便来了。
方才地方空旷且又在露天,尚无所觉,现下车帘垂落,封闭的车厢里很快弥漫开一股潮湿的霉味,还夹杂着酸涩的汗味。
人市里贩卖的奴仆显然是没什么时间洗澡的。
李竹显然也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气味,刚才还很放松的少年骤然僵住,悄悄把沾着泥点的布鞋往车辕方向缩了缩,抱着小鸡几乎贴到厢壁上,却又怕留下气味不敢完全碰到,只虚虚挨着。
整个人就像一棵试图藏起枯萎树叶的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