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汴京城外三百里,已经被蒙古军大掠之后又进行焚烧,彻底夷为平地,并无一井一灶。
完颜仲德等人只好一路采撷野果为食,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抵达汴京城下时,队伍死得只剩两百多人。
而这时,已经是八月末了。
从三月份蒙古围城至今,守军一直在坚守。
蒙古人最擅长攻城,抬出了回回炮等利器。
但金国也有高人坐镇,丞相张天纲擅于战略谋划,也能制作防守器具,加上守军众志成城,一拥而上,居然顶住了一波又一波的迅猛进攻。
蒙古人没有办法,只能暂时撤围,决定改日再来。
终于击退敌兵,汴京百姓欢呼雀跃,却不知死亡的阴影,已经将这座城完全笼罩。
瘟疫爆发了。
这场瘟疫找不到源头,不知从何处开始,短短数日内就席卷了整个汴京城,并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彼时,二百年间最杰出的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首的李东垣,恰好在汴京城中。
在完颜守绪的任命下,他第一时间走马上任,深入疫区,医治病人。
然而,即便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医者,也对这场大疫束手无策。
因为这场疫病,又叫鼠疫或黑死病。
汴京城只是一个开端,在未来的半个世纪中,它将席卷整个欧亚大陆,并带走数百万人的性命。
有人说,疫病是四处征战的蒙古人带来的,蒙古草原上的土拨鼠就是鼠疫杆菌的自然宿主。
可能是,汴京居民在出城打扫战场,清理尸体的时候,接触到了蒙古病人身上的鼠疫杆菌,将之带了回来,并进而引起了大爆发。
从染病到死亡,只需要几天时间,而且药石罔治。
李东垣和他的团队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没有一点效果。
每日,都有少则一千、多则数千的死尸被运到城外,就地埋葬。
当这场疫病终于落幕,情况初步稳定下来的时候,朝廷统计了死亡人数。
“死者九十余万,贫病不能葬者,不在其数。”
完颜守绪散开了帝王府库,抚慰受灾百姓,并没有待在深宫里,而是一直奔走在第一线。
群臣上行下效,张天纲等人也纷纷捐献家财,尽可能地为受难者做点事。
……
但情况到了如此地步,一切注定要滑入无可挽回的深渊,已经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了。
汴京经历了大疫的洗劫,满目疮痍,也不可能再守住。
完颜守绪不愿坐以待毙,决定最后奋力一搏。
他手中的军力很有限,仅剩三四万人马。
这个数据看似可观,但精锐已经全部死绝,都是新招募来的民间义勇,战斗力非常有限。
若要类比一下,大约就类似于后世崖山时期,追随张世杰的二十万军民。
纸面数字是一回事,实际战力又是另一回事。
而且,他们其实也已经无路可退了,再一退就是亡国,要么死,要么被蒙古人抓走当奴隶。
完颜守绪和张天纲等人决定,孤注一掷,前往河南境内蒙古军的大本营汝州,进行决战!
“存亡在此一举,外则可以激三军之气,内可以慰都人之心。”[16]
在汴京守军的怆然目送下,帝王带着最后的主力亲征。
应该说,这个决策本身没什么问题,是当时唯一有可能的活路,然而命运却在此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既然是突袭决战,理应保密行军,兵贵神速为计。
不料,河南百姓听说王师前来,个个踊跃来到路边,箪食壶浆犒师。
张天纲觉得不妥,还想着隐瞒敷衍过去,奈何完颜守绪见百姓如此,深为感动,觉得不能让人白跑一趟,亲自*出来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