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文学家,还是史学家,而且是当世文坛领袖——
这分明就是沈约啊,二十四史的文采天花板!
哈哈,你问为什么不找魏收?
观众又不傻,《魏书》被称作秽史,“高名”在外。
再者,魏收一贯是按钱办事,给钱就好好写,不给钱甚至还抹黑。
万一你和死对头一起找他,他让你两人直接同台竞价,价高者得美谈,价低者得恶评,这钱是掏还是不掏?
魏收:“……”
心,拔*凉拔凉的。
感觉这个人间再没有爱了!
评论区:
【凉王张重华:如果不是魏收的提醒,本王还没想到,@梁朝中书令沈约,阁下能否为我凉州张氏修一部家传?】
【承天太后萧绰:@沈约,脱脱的《辽史》处处疏漏,修得惨不忍睹,望沈侯拨冗前来,为我大辽修一部国史,必有重酬!】
【大周圣神皇帝武则天:@沈约,先前秦良玉参赛时,评论区提名了许多女性英杰,汝可为各位女性英杰各著一卷传记,合为一百卷。】
【延平王郑经:啊,沈相公,虽然已经有很多人给我父王写传记,但官方的传还没出,此位非你莫属!】
【唐文宗宰相贾束:@沈约,祖宗,你快看看我!我早亡的挚友沈传师是你吴兴沈氏的后人啊,他最近天天给我托梦,一定是有心愿未了!现在我知道了,他就在等你给他写传记,然后烧给他!】
……
青史留名,对于历朝历代的人来说,都属于刚需,再怎样超凡脱俗的人都不能例外。
沈约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古往今来的史学家很多,大诗人也不少,文豪更是每个朝代都能出一两个,但是术业有专攻,能同时实现三项的可谓绝无仅有。
所以,顷刻之间,来@沈约的消息就有成百上千条。
约什么稿件的都有,个人传记、家传、王朝史这都属于正常。
此外,还有——
大唐好几个名臣,想给他们太宗皇帝约昭陵六骏的马传;明朝的嘉靖皇帝问他,能不能给宫里的一群猫写个猫传;一群名将问他,能不能给武庙所有上榜者写一个合集,当然,要把伊儿汗国的旭烈兀踢出去。
甚至,成汉的李雄问他,能不能写一本《成书》,替代《晋书》作为正统政权史书。
沈约无语。
你就是写一千道一万,也改变不了自己乱臣贼子的本质啊。
他看得一阵头晕,只觉眼花缭乱,不得已,暂时屏蔽了消息。
观众有些生气了,特别是一些手慢、还没来得及发送请求的,更是十分恼怒:我们上门来找你约稿、给你送钱,你居然还不乐意?
这什么人啊!
魏收看得酸极了,心里那个恨啊。
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百般苦心算计引导,到头来,白白便宜了死对头沈约。
是的,死对头。
虽然他和沈约年代错开,并没见过,但他单方面是沈约的超级黑粉。
主要是因为,从前的北方著名才子邢邵,是沈约的狂热粉丝。
魏收从前是个小辈,为了后来居上,跟邢邵争锋,扳倒对方,没少痛骂沈约。
此刻,邢邵特别得意,在评论区上蹿下跳,一边声援沈约,一边嘲笑魏收:
“我就知道魏佛助最没眼光,除了偷窃江南文章,还会做什么!而我们沈侯就不一样了,冠世之才,可见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沈约:“……”
很感动,但是先别冠世之才了,这么多约稿,就是把他关小黑屋不眠不休写到死都写不完!
他果断选择祸水东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