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历史许愿墙, 开局拿昏君祭天 > 5055(第1页)

5055(第1页)

51

第51章

◎划江而治?不,划半球而治!◎

金朝的亡国,以一种十分惨烈的方式落幕,堪称历代亡国场景中最悲壮的一个。

金朝皇位传九代,计一百二十年。

最后的二十年岁月,自野狐岭之战爆发以来,一直在抗击蒙古。

宣宗南渡,弃燕京而走,南迁至汴京。

完颜珣是远枝庶子即位,卫绍王之侄,没有受过一天正经的帝王培训。

本来吧,这皇位的大馅饼万万掉不到他的头上,还是因为权臣胡沙虎行废立计,才侥幸一登大宝。

古来叔叔抢侄子皇位的不少,但侄子抢叔叔皇位的……还真是罕有听闻。

即位之后,韬光养晦,翦除权臣,开始了励精图治。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传来了一个惊天噩耗。

成吉思汗分兵三路攻金,势如破竹,几乎荡平所有河北郡县,金朝只保留了中都、真定、大名等十一座城池还在掌控范围内。

好在成吉思汗只是来打秋风,掳掠一遍,挣点钱花花,来年还是要回草原上去的,并无长期驻扎之意。

所以,金宣宗谦词厚礼一求和,成吉思汗眼看有利可图,也顺理成章退了兵,带着战利品潇洒离去。

这次蒙古退兵了,但下次呢?

亡国之危迫在眉睫,金宣宗很勤奋,一下支楞了起来,试图振作国祚,每天处理政务直到深夜,通宵达旦,史称“勤政忧民,躬亲细务”[1]。

奈何实在是脑子笨,能力有限,越努力情况就越糟糕,越糟糕就越急,越急就越进行完全错误的努力。

导致一错再错,错上加错,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加上又性情多疑,对臣下极尽猜忌苛刻,出了事还毫无担当,特别喜欢让臣子背锅,搞得朝野人人自危。

下一款类似金宣宗的君王,已经是明末的崇祯帝了……

如此瞎忙活,结果可想而知。

一通操作猛如虎,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非但没把金国从亡国深渊里拽出来,反而飞起一jio,把国家踹得更深了。

属于是挖好了坟,还特意往坟头多添了点土……

眼看国家江河日下,内忧外患蜂起,宣宗急得五内俱焚,一蹬腿,归天了,将满目疮痍的局势留给了继承人。

第三子完颜守绪在灵前即位,是为金哀宗。

完颜守绪是个混血,母亲明惠皇后王云,是金国百年来唯一的汉人皇后。

开局即绝境。

刚登基就发现,如今只剩半个河南、三分之一的陕西、以及山西的一点边角料,加起来才二十多万平方公里。

这已经不能叫帝王了,只是一个稍大点的地方太守。

金国传统的猛安谋克武装,也已全部腐朽,根本不堪一击。

更为糟糕的是,金宣宗之前搞出了一个异想天开的“北丢南补”战略,在北方蒙古那边丢的土地,打算从南宋补回来,同时与蒙古、宋、西夏三线开战。

结果,三线全部惨败。

外交关系也因此搞得很僵硬,其他势力眼看金国亡国在即,都急不可待地准备落井下石,压根不打算联合抗击蒙古。

一句话,都是老皇帝犯下的孽啊……

面对如此亡国绝境,完颜守绪不甘于坐以待毙,决定放手一搏。

结果,还真被他找出了一条中兴之路。

——至少在当时,金国人真有那么几年,看到了中兴的希望。

完颜守绪招纳黄河以北的归正人,建立了一支亲兵,“忠孝军”。

这支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来自已经沦陷的蒙古境内,千里迢迢,投奔过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