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方面”,陈蒨淡声道,“其他的人才,就只能看上之后直接从对面抢了。”
李庭芝:“……”
文皇陛下,你是如何做到,将“抢”这个字说得如此云淡风轻,好似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
陈蒨轻笑,一拂衣袖,朱衣如流火般映着窗外明光:“蒙哥汗正带兵征伐蜀地,麾下精兵强将无数,朕先把他杀了,然后再把他的军营幕府全部搬空,这不过分吧。”
李庭芝:“……不过分。”
陈蒨又道:“这些归顺的蒙古将领,朕将他们的家人留在本地作为人质,自身则送到陈朝位面去征战。在朕的主场,他们就算心怀不轨也掀不起什么浪花,这很合理吧。”
李庭芝:“……很合理。”
陈蒨保持着微笑:“朕灭蒙古大汗,也算是为天子死社稷的金哀宗报了仇,等会进入临安,就把金哀宗的遗骨取出来,以天子礼仪下葬,吸引一些金国遗民前来投奔效力,如元好问、刘祁等贤臣,这可行性很高吧。”
李庭芝:“……可行性很高。”
合着到头来,陛下是三家通吃!
宋金蒙古的人才,他一个都不放过!
“我还有一个问题”,他语气弱弱地问,“我们都打算直接抢了,为什么还要贴求贤令……哦,懂了懂了。”
李庭芝看了一眼评论区,观众们正吵吵闹闹,叹息他的不开窍。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东西虽然名义上叫求贤令,实际上,也可以是入户盗窃之前的通知书?
李庭芝担忧地说:“陛下把蒙古将领全部运走,我担心留下的这些士兵会哗变……”
这确实个问题,陈蒨沉吟了一会,忽然涌现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昔年,孟珙曾和蒙古都元帅塔察儿折箭为誓,结为安答对吧。”
李庭芝不明所以地点点头:“是的。”
“既然如此”,陈蒨一抚掌,凝目微笑道,“孟珙于你如师如父,塔察儿是他的义兄,那就是你的大伯,你作为蒙古都元帅的家中子侄,在大伯死后接手他留下的军团,没任何毛病吧。”
天降一个大伯的李庭芝:“……”
不,他觉得处处都是毛病!!!!!
陈蒨充满期待地问:“当年他们结义的时候,一定说过一些类似于共富贵、好兄弟你的就是我的,之类的场面话吧?”
李庭芝无语,他老师虽然政治敏锐度不高,但并不是铁憨憨。
面对陛下核善的目光,他挣扎了许久,终于超小声地说:“有起誓过,而且非常真诚。”
就像司马懿对着洛水、刘义隆望着蒋山一样真诚。
陈蒨满意地点点头,决定就这么安排了。
他只是图一个名义上的师出有名,至于哪个不长眼的提出质疑……那就先打服了再说!
是夜,李庭芝在军营里住下,心情复杂,给自己的军师写信:
“果然不出你所料,我们这位新陛下,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人。”
“你在扬州大营好好待着,我再帮你探探路。”
李庭芝觉得,自己的军师聪颖绝伦,算无遗策,身具廊庙之才,有千古一相之姿,反正他平时一切都言听计从,陈朝刚好缺一个宰相,让他来再适合不过了。
但自己初来乍到,总不能刚一来就推荐人吧,搞不好百官还以为他在安插亲信。
总需要一个契机。
……
李庭芝还等待推荐人的契机,万万没想到,陈蒨心中已然物色好了未来的丞相人选。
这个人暂时还没出生。
有了李庭芝作为前驱,陈朝军队从京湖南路、北路,分两道往上,势如破竹,顺风长进,转眼间就收复了淮西,以犄角之势,包围了南宋小朝廷。
南宋将领大多投得飞快,最多做一做象征性的抵抗。
陈蒨审查之后,将他们整顿一番,各自丢到临时岗位上去发光发热。
一列在南宋境内活动的蒙古军,本打算配合蒙哥大汗的动兵,伺机而动,这时,也被全军俘获。
队伍的领袖,正是蒙古大将、汉军万户张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