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不远。诸公皆父皇遗臣,朕还是很信任你们的。也希望你们对得起朕的信任。”
这番话作为此次內阁会议的开头,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各个衙门。
李元的態度很明確,我不管那么多,做皇帝的不折腾官员折腾谁去?
会议继续,原先的议题都要为李元让步,如何强化吏治建设,成为了今天御前內阁会议的主题。
很明显李元是借题发挥了,內阁会议上开场白之后就不说话了,只是安静的听著。
方颂得了林如海的暗示,主动出来提到吏部的问题。认为吏部確实有很多工作上是不妥。
因为李元的態度,原本最有希望入阁的吏部尚书,这次算是栽跟头了。
不是山西人和江南人多么,而且都身居高位,那就调离吧,或者乞骸骨。
林如海被迫站出来表態,吏部尚书退休,两位侍郎退休,所有郎中但凡是山西人或江南人,一律调走。
內阁集体意见,吏部作为最要紧的衙门之一,今后在人士安排上有必要避嫌。尚书、侍郎、郎中,儘量做到不同的省份。
因为李元毫不掩饰態度,內阁也只能捏著鼻子认帐,毕竟李元登基之后,还没有调整过重大的人事。
会议结果令李元比较满意,结束时李元再次强调:“更治不清不仅仅是朕的责任,还是內阁的责任。吏治清明任重道远,內阁不能鬆懈。”
会议结果给京城官场造成的震动巨大,可谓是大型地震了。
各方的反应自然是各有不同,非山西和江南省份的官员,认为皇帝还是太仁厚了,居然只是勒令退休,並没有彻底清查吏部官员的底细。
並且还认为,这帮吏部的要员们,这些年也捞够了,现在退休的退休,调走的调走,算是善终了。
山西和江南官员被京城官场乃至全国范围內的集火,自然是很不爽的,私下里骂娘的可不少。
不是没有投机者跳出来跟著墙倒眾人推,继续弹劾山西和江南官员的奏本根本没到御前,御史就开始集火投机者。
然后再查,根本经不起查,三五个投机者做了榜样之后,官员们看清楚了,
內阁还是內阁,大佬还是大佬。
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这次內阁是执行皇帝的意思,再怎么弹劾都不会动內阁大佬们一根毛的。
关键呢,大家都不乾净,都经不起查。
承辉帝晚年稍有鬆懈的吏治工作,再次被抓紧。
乾正元年十月初一,恩科开启。忙活了一个月,录取了一百多人。
最后的殿试时,考生们发现今年的殿试不一样,不是以往那种策论。而是內侍直接髮捲子,考试內容全是实学啊。
这一下给这帮考生来了沉重一击。全国的考生都在愁眉苦脸时,唯有两广的考生暗暗雀跃。
两广作为试验点,提前在乡试中增加了实学的內容,可不是被两广考生撞上了么?
遗憾的是,两广考生这次不爭气,只有三人过了会试。
儘管如此,最后殿试的结果出来,京师再次如同地震一般。
恩科状元、榜眼,分別为广东和广西人,探为江南人,二甲第一还是广东人。
最惊人的还是殿试的成绩,对於实学没有多少研究的各地考生,成绩惨不忍睹,个位数几近一半。
李元通过恩科殿试的题目,再次发出了强烈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