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红楼:我是贾璉 > 第633章 既要又要(第2页)

第633章 既要又要(第2页)

但是在这个时代是工业化的象徵,是国家富强,百姓生活有保证的底气。

马路是四车道,道路两边各自留下了至少十米范围的空间,暂时只是种了一排树,哪天需要扩建时留下一些余地。

城外最明显的变化还是视线范围內的山头,这些年隨著贾某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光禿禿的山头上已经能看到树林了,並且隨著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山头被绿化。真不要以为,古代的山头都是有树的,到处都是猎物可以打。实际情况古代的山头上,往往都是光禿禿的,越靠近大城市,植被越少。要不怎么煤炭被大规模的运用,就是因为没柴火用了,树被砍完了。

关於种树的事情,一开始不乏一些“贾某沽名钓誉”的传言,但是隨著时间的推移,这一类的传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京郊山头皆姓贾”。

你看,一个人要是想要抨击另外一个人,总是能找到合適的角度。

所以呢,明白了么?不要在乎別人的指指点点。

这个社会上,不乏那些自己混的太惨了,通过一时的口舌之快,找点存在感的人。或者是一些天生的坏种,见不得別人好,变著法子给那些比他过的好的人造谣。网际网路时代,又衍生出了通过造谣博取流量牟利的行为,这一类人的特点就是天生的坏种。

远处停车后,便装的贾璉步行前往铁路学校。

远远的可以看见三层高的教学楼,走近一些可以看见三米高的围墙,以及在大门外排队的人群。

走向一个匆匆小跑而至,站在队伍最后的年轻人,看著他青涩的脸上涨红的痘痘,贾璉笑著问他:“小伙子,为何来此报名?”

儘管贾璉带著温和的笑容,年轻人还是感受到了压力,紧张的抿抿嘴道:“我爹说这里读书包吃住,毕业了还能找个挣钱吃饭的地方。”

看了一眼这个吃穷老子的半大小子,贾璉明白了,笑著点点头:“加油!”

铁路学校也好,工程学院也罢,最吸引底层百姓的还是包吃住这一条。所以,此刻排队的学生,多半都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在长身体的。

贾璉的出现,惊动了校方维持秩序的员工,破坏了贾璉原本多走走看看的计划。

对此贾璉並不介意,如果他出现了,没有被人认出,那才是真的要警惕的事情。

校方的领导赶来迎接,贾璉从善如流,入內视察。

“上午已经有三百人报名参加入学考试,根据计划的经费,第一期计划招生在二百人。再多经费不足,学校也容不下。”

贾璉听著匯报,一路也没表態,先去宿舍看了看,情况还不错,没有搞大通铺,一水的高低床,一个宿舍十个床位。高低床都是木製的,现在的京城因为关外的木料源源不断的输入,木料的价格不高。

这里还是要表扬一下东平王,该势力向北迁移后,大量的开荒种地伐木,衝击了京城的木料价格之外,还將豆油和豆粕的价格打下来了。

据说因为开荒,死伤了数千人,主要是朝鲜和日本的劳工。为此东平王颇为心疼人力资源的损失,大大的提高了劳工待遇。

听到消息之后,贾璉生出了一种奇怪的感想。

至於早期的关外开拓出来的土地,则被大量的勛贵和皇亲国戚们霸占了,普通百姓即便是移民关外,想要得到土地就得往更远处去。关外的地主们,对待移民的態度,明显要远远的强於关內。任何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人口都是宝贵的资源。

这些年因为移民遭到衝击的地主,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越往南方,沿海的地主越“善”。尤其是两广的地主,更“善”。因为这些地方的佃户,真的隨时可以走人,大不了出海博一博。还有就是工厂对於地主的衝击,同样非常的猛烈。

资本家同样也不是东西,但是因为给资本家干活更有希望,人口向城市流动成为一种必然。

现在的市面上有一个標杆,那就是贾璉主导的產业用人的待遇。因为有了比较,其他的民营企业用人时,自然要收敛一些。

在这个商人和工厂主社会地位不高的年代,名声坏了真的招不到工人。

当然了,前提是有竞爭的存在。一些內地的工厂,缺少竞爭的地方,资本家的本性那是毫不遮掩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