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排挤
轻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人与人之间如此,国与国之间更是如此。
易卜拉欣觉得贾璉没骗人,因为完全没有必要。更別说哪个国家內部没有斗爭呢?
只要是人聚在一起,內部就会有矛盾。
易卜拉欣告辞离开后,使团休整了数日,继续登船北上。
走海路到天津,下船后看到铁路,易卜拉欣向使团的成员们介绍,这是大周帝国独有的蒸汽机车,行驶在铁路上可以昼夜不停。
这一路上的使团成员们,发出的惊嘆声已经足够多了,已经都麻木了,看见火车在铁路上还是发出了惊嘆声。
鸿臚寺的官员对於使团还算客气,照例让他们在码头附近隔离半个月。
贾璉制定的相关条例,作为受益者的鸿臚寺,坚决执行。
易卜拉欣这一路上没少与使团的成员们沟通,希望大家能有一个统一的思想,达成此次访问的目的。
这些使团成员开始非常傲慢,自从登陆之后,全都变的自卑。
以前不少人觉得东方帝国太傲慢了,不就是卖了点武器给奥斯曼么?登陆之后,吃的住的,所见所闻,给这帮人干抑鬱了。
隔离期间这些人也都没有抱怨的意思,都在为此番使命感到担忧。
上一任皇帝热衷的事情,不等於这一任皇帝会喜欢。
半个月后,使团登上火车,沿途的一切令使团成员的自卑加深了。所有人都在庆幸,东方帝国距离遥远,並且没有太大的野心。
穆罕穆德作为常驻公使已经到期了,这次他特意来接使团,並且向继任者介绍在帝都工作的內容。
提到新君李元时,穆罕穆德表示,周帝国的新皇帝,对外邦的態度更为强硬一些。这点看看英国人和葡萄牙人的遭遇就知道了。
易卜拉欣与穆罕穆德一番交流后,进一步確认了贾璉的说法。也加深了此次使命的担忧!
两人一致认为,一定要抓住眼下欧洲大乱的时间窗口,完善国內的变法,以此达到强国强军的目的,应对下一次来自欧洲的侵略。
以前的奥斯曼帝国,整体上对欧洲心嚮往之,接触了东方帝国后,渐渐的出现了依靠东方的帮助,达到强国目的思潮,並且成为潮流。
使团所有成员是没机会拜见皇帝李元的,休整一日后,易卜拉欣和穆罕穆德一起拜见了李元。
递交了国书之后,易卜拉欣提出了两国加深合作的意向。
李元对此並没有任何表態,说了几句客气话,饭都没留就让他们回去了。
会见结束后,李元叫来內阁成员以及鸿臚寺卿,就此事进行商议。
內阁的意见並不统一,甚至发生了激烈的爭论。
爭论的双方以方颂和李清为代表,前者主张先帝制定的政策应该继续执行並加强深化,后者则认为先帝的主张没问题,但是此番奥斯曼帝国要求太多了,怎么可以將现金的技术进行转让呢。
双方各执一词,爭论不休,都没有办法说服对方。
李元这段时间已经习惯了,很多时候內阁大臣之间的爭论,不是单纯的要爭论,可能是为了主导权,也可能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不知为何,李元看著这帮內阁大臣口沫横飞的样子,心里很是烦躁,忍不住想起了贾璉。
如果先生在此,他会如何教朕呢?
李元有点走神了,抬头看著天板,耳边的噪音影响不到他了。
突然,四周安静了,李元低头看一眼,眾臣停止了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