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倒是不嫌弃,找英国人买了几百个顺带过去。
你还別说,英国皇家海军对这桩买卖那是真的上心,又认真又负责的。不但自己出船运输,还派了三艘军航帮忙护航。
薛家的大掌柜一看这阵势,就知道英国人没憋好屁,不过真无所谓,你想看就看唄,
还敢拦著我咋地?
只要牢记一句话,昂撒人就是怂货,只要打不过你,就一定能坐下来好好谈生意。
嗯,这话是贾公爷说的,一准没错。
现在的英国隨著北美殖民地的缺失,对印度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很多。儘管还是东印度公司在折腾,一旦公司折腾不下去了,英国政府直接下场。
要说这个薛家商行也不是好鸟,每年都有一两艘船迷航到了瓜达尔一带的海域,一来二去的与当地土王也混熟了,没少卖人家燧发枪。
要不广州那么多兵工厂怎么活啊,必须要有销路嘛。卖给別人,贾璉还有点担心,卖给印度土王,那真是一点都不带担心的。反正那片地方,几百年之后还是一盘散沙,用的也都是万国造。哦,有个小兄弟用的c++套餐,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最近薛蟠还在琢磨,在这地方也弄个港口做补给点呢。
英国人对於东大还是很警惕的,真要是遇见一两艘船只,那直接变身海盗就是了。
怕的就是这种大规模船队,因为除了了巨型海难之外,没法解释船队消失的原因,只能是被英国舰队打了。
一旦认准了,周帝国就不会跟听你辩解的,肯定是先打上门来再说。
別看贾璉多次重申,对印度没兴趣,但英国人也不敢信啊。
说起来,印度那个地方,除了耕地多点,別的资源是真不行,还不如西伯拉亚呢。
可惜了,现在的西伯拉亚那边,真没人愿意去啊,太特么的冷了。
即便是东平王,也就是盘踞在黑龙江流域,更远一点的地方,都是与当地土人达成协议,他们接受保护,这边与之贸易。用各种皮毛,黄金,换取粮食、铁器、以及武器。儘管每年东平王都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没卵用,因为他自己无法生產,在那片地方,钱是最没用的。
所以,东平王与內地的贸易,每次都是带回去大批物资。
最近东平王上了一份奏摺,他听说修铁路了,也想修一条通往关外的铁路。
承辉帝拿奏摺给贾璉看,问他要不要修。
贾璉看完奏摺后,一脸的嫌弃道:“他愿意出一半的钱,我就修。”
承辉帝表示:“那朕就这样回復东平王了。”
这东平王世子就在京城呢,接到回復,说贾璉的意思后,这廝当即跳的三尺高,破口大骂。
“狗日的贾不器,他怎么不去抢啊?这关外也分东西南北,我家的地盘在北面的黑龙江呢,再往北一点都是森山老林。关外的好地方,那可都给了朝廷。修铁路要钱,我们只负责在家地盘內的。”
东平王世子上奏,表明態度。
承辉帝懒得做中间传话的人,让这俩坐一起,自己去谈。
往关外修铁路这个事情呢,承辉帝当然是愿意的,不说带动多少產业的发展,单单对关外的控制,那就是另外一个层次了。
至於要不要真的修,能修当然是最好的,如果费太多,承辉帝也不看急,那是贾璉该著急的事情。
如今的关外,大大小小的农庄,那都是朝廷权贵的私人领地,面子上是朝廷的地盘而已。承辉帝年龄大了,很多事情有心无力,只能指望贾璉。
说起来,当初为了安抚权贵外戚宗室,承辉帝也是放任他们在辽东跑马圈地。这个烂摊子,他是解决不了。
东平王世子专门找一家顶级的青楼招待贾璉,设宴款待。
因为有皇帝点头了,贾璉自然堂而皇之的来赴宴,只不过呢,没要女人。
“我是来谈事情的,本应该在衙门里谈,世子坚持要在这谈,无关人员请退下吧。”倒不是贾璉正经,实在是家里女人太多了,这都照顾不过来了。而且,青楼女子接受的那些所谓的训练,在贾璉看来也没啥趣味,会琴棋书画又怎么了?我对这些没兴趣。
好几个所谓的当红清信人,进门后还没站一会呢,被贾璉一番话说完,东平王世子只好挥手示意退下。
二人对坐,世子亲自倒酒,举杯道:“不愧是最难请的客人,今天我先干为敬。”
贾璉抬手按住他的手道:“等一下,先说正事,喝酒回头再说。”
世子一脸的无奈,这么多年了,他能不知道贾璉是什么人么?本想打点感情牌的,现在看来是没戏了。
世子放下杯子:“好,说正事。关外修铁路,別的我不说,从京城到山海关,再到辽东,这段距离怎么算,都算不到东平王府头上吧?
贾璉听了顿时冷笑道:“你非要这么算,那我要好好说道说道了。修铁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