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人是再也不愿意回去了,捏著鼻子认下处理结果。
接著就是开始考试,国子监所有在校学生,全部都要参加。但凡有一门功课不合格,
警告一次,三次不过,退学。
很明显这次礼部是来真的,不来真的也不行了。李清被拖累的太惨了。
三个月下来,国子监直接瘦身一半。好些人是主动提出拿一个结业证书走人的。
结业证书,只能证明你学过,不证明你学好了。
这玩意,拿去更部都不带看你一眼的。
李清的动作还没结束,下一步直接整顿全国的各级教育机构。
派员前往全国各省,提出了一系列指標。
李清这种专注於工作的態度,在承辉帝跟前上了一波大分,好几次被点名表扬了。
方颂对此深表遗憾,国子监那帮孙子,跪的太丝滑了,不给机会啊。我的狼毫饥渴难耐了,没等我出手全跪了。
嗯,方颂最想乾的人其实是內阁大臣们,林如海不能碰,其他人咬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承辉帝一直呆到中秋节过去了,才结束这次的避暑。
如果不是贾璉一份奏摺过来,承辉帝还不想回京呢,紫荆城看著气派,住著是真不舒服。
贾璉的奏摺说了啥事情呢?很简单,经过近两年的施工,从京城到天津的铁路修好了,正式通车的仪式,皇帝要不要参加,请示一下。
当初天津通开滦煤矿的铁路,承辉帝就没参加,不是嫌路远,而是第一代蒸汽机车实在差点意思。当时就是本看拉煤去的。
这次不一样了,在皇帝的鼎力支持之下,才有了这条铁路,必须要提前匯报,请示。
“经过多次测试,第二代蒸汽机车达到了每个时辰匀速八十里。(时速二十公里)有此铁路,能大大的缓解京城过冬燃料运输的压力。京郊的一些私开煤矿,微臣建议朝廷强制关闭的好,一面破坏了风水。最主要的,还是事故太多。”
贾说著又拐弯了,承辉帝听的好好的,发现不对劲了。
“事故太多?朕怎么不知道?”承辉帝是真不知道,也没人告诉他啊。再说了,那些私人煤窑,哪个是良善之辈呢?
贾璉自然是故意为之,嘆息道:“陛下有所不知,好些煤窑现在都招不到人了,都得从关外买矿奴回来干活。即便如此,也不能让他们继续挖了,前些日子,就出现了地陷,
就是挖煤所致。京郊风水关乎龙脉,不可不察。”
別人这么说呢,承辉帝肯定怀疑,你狗日的是不是想给开滦煤矿的煤涨价?
贾璉这么说,那就一定不是什么私心所致。真有私心,也不会惦记煤矿,直接在工程款里做手脚不容易的多么。直接从研发厅的帐户上拨款,也不是什么难事。
“嗯,朕知道了。”承辉帝点点头,没有立刻表態。
“那通车仪式剪裁的事情?”贾璉也没纠缠不放,回到正题。
“后天是良辰吉日,朕让钦天监的人看过了,就后天上午吧。”承辉帝答应了下来,
他也想亲眼看看,蒸汽机车是什么样子。
实际上贾璉在蒸汽机车的数据上做了手脚,真实的数据,新机车经过改良后,动力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拉著十节车厢,跑个时速三十公里,那是一点都不带吃力的。少报一点,还有进步空间嘛。
对於蒸汽机车,贾璉一直强调,生產一代,研发一代,对现有的技术进步,不能满足,还要不断的追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