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阿九点头,“昨夜临睡,我迷迷糊糊听见几个一同来的小厮在闲聊,满嘴都是侯府的丫鬟如何好看,这个怎么样,那个怎么样,还夹着些不堪入耳的下流话。尤其是有几个,盘算着买通管事嬷嬷,把他们往南院塞,说南院的姐姐最是出挑。我偷瞄一眼,说这话的是谁?”
“是谁?”麦冬追问。
“正是从前在林府大房当差的一个家丁。”
“大房?”麦冬不解,“为何会是那边的人?”
“还能为什么?”阿九不满道:“大房奶奶眼红四小姐嫁得好,在陪嫁的人里硬塞了好几个她的人。那人我见过,不仅面目可憎,举止更是粗鄙,说的那些话听着都污耳朵。我实在不忍心四小姐院里混进这种人,就想着悄悄进来递个话,请四小姐日后留个心眼。”
话到这里,他挠了挠头,露出一丝羞赧,“不过……我最怕的,还是不愿几位好姐姐成日里与那种人相对。”
莲子和麦冬本就对他印象不差,此刻听了这话,既后怕又暗自庆幸。
但高门大户的丫鬟自然没那么好糊弄,莲子眼神带了审视:“我们怎知你与他们不是一伙的?”
阿九委屈地撅起嘴:“姐姐们不知,我虽卖身进林府几年,可手脚慢些,个子又不高,常受欺负,早看不惯他们那副德性了。”他偷眼瞧了瞧莲子神色,低下头,声音闷闷的,“姐姐不信我便算了……只怕日后……”
麦冬心软,接口道:“你且安心,咱们永定侯府是什么地方?岂容得那些粗鄙之人放肆。即便是陪嫁来的,也不是轻易能近主子身的。”她眼波流转,看向莲子,“依我看,他既来了,不如先留下?”
莲子用手肘轻碰她一下:“这话也是你我做得了主的?”
麦冬不以为意:“怕什么?二少爷向来性子宽仁,如今又与少夫人琴瑟和鸣。少夫人若开口想要回昔日用惯的人,二少爷还能不应?”
阿九一惊,“琴瑟和鸣?”
麦冬正要细说,却被莲子打断。她目光在阿九身上打量过,忖了片刻,“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别问。这是咱们南院的规矩。”
阿九听出弦外之音,立刻眉开眼笑,叠声“好姐姐”地道起谢来。言罢,又忧心忡忡地望了一眼紧闭的主人房,欲言又止。
麦冬抿唇一笑,拉着莲子的袖子往旁边挪了两步,声音不大不小:“姐姐,他既是林府二房跟来的,不如让他先去试试劝劝少夫人,也省得惊动管事嬷嬷。瞧他那股子灵透劲儿,想来是个能讨主子欢心的。”
莲子瞥阿九一眼,转过身,只当是没看到,“就一盏茶功夫,时辰到了我便去寻嬷嬷。”
麦冬朝阿九递了个催促的眼风。
阿九会意,无声道了句“多谢”,转身便跑,一溜烟就没影了。
此刻,云雀已自个儿换好衣裳,绾妥了发髻。毕竟从前也扮过寡居女子,梳起妇人髻也不算手生。虽不华丽繁复,倒也干净得体,反衬得她愈发清丽秀雅。
只是这发间……
本该戴上江聿风给的那支木簪,好歹应付应付那恶鬼。可她翻遍了整间屋子也不见踪影,也不知那家伙瞧见她没戴,会不会又怨气横生。
正犯愁,门上传来“叩叩”轻响。
她忙敛了愁绪,起身开门。
“妥了?”
“那是自然。”阿九闪身进来,反手带上门,“不过就一盏茶功夫。别看莲子那丫头脸圆圆的,心眼可比麦冬多多了。”
“那就拣紧要的说。”云雀顺手将一支朱钗别入发间,“你怎么混进来的?”
阿九三言两语将这两天的离奇遭遇讲完,又听云雀说了黑衣人如何寻到她,又如何威逼利诱她上了花轿。
阿九先是眉梢一扬:“不成事也有三万两?还有这等好事?”随即又瞪圆了眼,“可我听她们说,那二公子与你琴瑟相和,昨夜还……”
云雀略一迟疑,虽想起昨夜种种仍叫她心头发怵,但见阿九满脸忧色,终是不忍吓他,只低声宽慰:“放心,他病得只剩一口气,行不了那等事的。”
阿九福至心灵地一拍手,“嘿!我明白了!男人都好个脸面呗。姐,照这么说,咱们岂不是两头赚?要么在这侯府吃香喝辣,要么熬过七天,揣上三万两拍屁股走人?”
他眼珠滴溜一转,不等云雀答话,又自顾自盘算起来:“不过姐,我看那男人虽说动不了你,可听说今儿气色倒不差。万一他一时半会儿咽不了气,天天对着个病秧子也够呛。依我看,要不咱们捱过这七天,到时拿了银子就溜。”
云雀却摇了摇头。
阿九一愣:“不走?”他随即恍然,脸上堆起羡慕,“哦——也对。我刚来一宿,可算开眼了,知道什么叫高门大户。从前咱们见过的那些算个啥!这侯府里的花,样样稀罕,开的金子打的鱼鳞似的,连那些丫头片子,穿戴气派比外头小门户的小姐还强……”
云雀截断他絮絮叨叨的艳羡,眉头紧锁,压低了声:“不是不走,是不等了——今晚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