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一种别扭的姿势半扭过身,叫后面的南槐序:“南老师,你能帮我看看后背有没有吗?”
南槐序喝了点在河边烧的水,放下水瓶,坐到她背后,轻轻拍她的肩膀:“卷起来。”
柳音希双手挪到后背,把短袖从后腰卷到蝴蝶骨的位置,露出背部,南槐序凑近一点仔细检查每一寸皮肤,拈走两只小虫,又数了一遍柳音希的背上有几颗小痣,然后往下拉她的衣服:“干净了。”
“谢谢南老师!”
南槐序也赤足伸到溪水里冲凉,清澈的溪水叮铃作响,偶尔有飘落的竹叶掉进溪流,漂在水上顺流而下,流经她们的脚边。
柳音希双手撑在两侧靠后,仰起头遥望竹叶筛下的蓝天:“好舒服啊,好适合睡觉。”
南槐序一只手横搭在腰间,另一手托腮,看着她:“要睡吗?”
柳音希摇头,打了个哈欠:“坐一会,砍竹子,挖竹笋,早点回庇护所。路程太远,要翻山,来回的路我们不是很熟,还是留够充裕的时间比较好。”
“嗯呢。”
南槐序低下头,拍拍裤子上的杂草:“不知道我们的芭蕉纤维泡的怎么样了,如果泡好了,明天就能做竹弓。”
柳音希莞尔:“没泡好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先用鞣好的藤条做。”
“好。几点开工?”
“我看看表……现在一点十七,一点半怎么样?争取两点半之前结束,回去的时候已经日落了。”
南槐序用手势比出ok。
清风徐来,竹林里绿叶翩翩,清幽的叫人心旷神怡。
静坐在竹林溪畔,清水流经趾间,时间的流逝仿佛都变慢了,柳音希觉得可以坐这发一天的呆。
十来分钟后休息结束,开工采集竹子。
算上试错率,柳音希估摸着有两三条竹片做弓就够了,幸好黄鹤山给了她们四条竹片,她只用再砍两棵竹子,准备做箭的量就行,箭是可以回收的,所以不用特别多。她还能参考黄鹤山的竹箭,对比哪种更好用。
感谢黄姐的赞助,她们只用一个小时就采集好了足够的竹子,再挖几颗嫩笋,一同装进藤篓。
竹片很轻,柳音希让南槐序背藤篓,把两个背包的重物收纳进一个包,背在自己身上,沿着小溪走出竹林,跨过河流,原路翻山返回。
南槐序拄着登山杖爬坡:“今天看起来很忙,早出晚归,其实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路上,吃饭和采集竹子只花了一两个小时。”
柳音希应声:“是啊,要是有道路和交通工具,也就半天的事。”
“突然就能理解古人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人力物力修建道路,为什么那么喜欢宝马。”
“因为真的很节省时间。”
聊着聊着,柳音希放慢脚步,快步向前四处张望。
她又倒回来,南槐序疑惑地问:“怎么了?”
“来的时候好像不是这。”
“走偏了?”
“有点儿,我看看……”柳音希抬起手腕看手环的指南针,边走动边调整方向,指向西南方,“从这往下走。”
柳音希先用登山杖探路下坡,走下去几米的距离,回过头,南槐序还站在远处没有动。
“南老师。”柳音希唤她。
南槐序转过来,表情很激动,讶异地说:“柳音希,那里有面星火旗。”
节目组的旗帜。
柳音希登时来了精神,两三步跨上去:“哪里?”
南槐序带她走到植被稀疏的山崖,草丛里的几块石头中间插着一面星火logo的三角旗。
这面山崖不高,有一定坡度,说崖不是很准确,应该说是比较陡峭的高坡。
柳音希围着旗帜走了一圈,蹲下身,三角旗后面有一根粗钉子,上面系着结实的尼龙绳,吊着什么东西垂到崖下面。
柳音希找好发力点,踩稳地面,双手握住尼龙绳,慢慢地把绳子吊的东西拉上来。
南槐序在后边拉住她腰的两侧,防止打滑出现意外。
吊的东西不重,没用两分钟就拉上来了,一只金黄色的箱子出现在她们的视野里,柳音希和南槐序惊讶地对视一眼,南槐序把箱子抱起来,走到远离崖边的地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