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疯魔了不成?也是家中老人了,难道不知这是绝不可提的名字。
赵嬷嬷压低声音,“夫人,奴婢怎么敢在这事上胡说。您瞧瞧便知了,那位姑娘长得实在太像了!”
崔夫人眉间紧凝,“你说殿下带回来的那位?有那么像?”
“也不是说一模一样。”见崔夫人面色不善,她赶忙补充道:“轮廓五官真是像,只是站在那儿,眼神气质都不一样,能看出不是一个人。”
“多大了?”
“十七八吧,反正不超过双十。”
崔夫人身子一软,忙用双手撑住台面。
她犹记得,二十二年前,先帝亲自带兵围攻京师,刚及笄的小姑子不顾家中反对,逃了出去,自此杳无音信。
她是去找谁的,他们一清二楚。
起先,家中还寄希望于太子到南边后,能稳住局面,这样他们还能知道小姑子的讯息。
然而,太子也不见了,包括他的长子姜弘治。
婆婆一下子病倒了。
吴家还未在新朝站稳脚跟,公公不敢病倒,但也苍老了许多。
小姑子是家中最小的女儿,婆婆一连生了三个儿子,直到二十八九岁方生下小姑子。
又是幺女又是唯一,可想而知家里宠成什么样子。
可小姑子一点也不恃宠而骄,她嫁进吴家时,小姑子不过五六岁,正是玉雪可爱的年纪,总是跟在她身后甜甜叫着“长嫂”,还会在她伺候婆婆用膳后给她轻轻揉着手腕。
那时,她们一同生活在扬州这座宅院中,与其说是姑嫂,不如说她把小姑子当成了大女儿。
直到两三年后,公公升任礼部侍郎,举家搬迁京城。
小姑子便是在那认识了太子长子,姜弘治。
小姑子十三岁时,太傅代太子上门提亲,只待小姑子及笄便完婚。
原本是件天大的喜事,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等太子登基,嫡长子姜弘治就是理所当然的太子,小姑子就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今后更会母仪天下,受万人景仰。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梁国祚已尽,公公为保全家性命,已暗中投降夏朝。
小姑子知道后,与公公发生激烈争吵,公公一怒之下将她关了起来。
谁也没想到,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竟然能逃出去。
这一去,就是二十二年。
小姑子身份特殊,家中不敢寻找,只能当从未有过这个女儿一般。
从此,吴昭这个名字,在家中成了永不可提的禁忌。
她以为这么多年,大家都已经忘记小姑子了,公公致仕回扬州后方知没有。
公公令人好生打扫了小姑子在老宅中住过的宝珠阁,里头所有陈旧的东西一律只准修不许换。
婆婆在法华寺点了长明灯,为谁而点,不言自明。
远离京师后,他们终于能做回小女儿的父母了。
她心里很清楚,小姑子或许早就不在了。
这个如此相像的小姑娘。。。。。。她侧脸望向香炉袅袅升起的烟。
她平复许久,对赵嬷嬷道:“先别跟父亲母亲说,你明日趁殿下不在时,带她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