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一股戾气直冲头顶,谢蓉又恨又怒,她开始用尽全身的力气挣扎,同时挥舞右手朝身后之人砸去。
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一朵巨大的烟花在漆黑的天幕上炸开。
人群再度躁动,人流被推挤着朝岸边移动,谢蓉再次被挤得东倒西歪,身后的人此时已松开了手臂,只是身子依然紧贴着她的背。
好在人群在躁动过后,竟逐渐散开,她果断抬脚朝身后剁去,那人吃痛便拉开了间隙,谢蓉乘机便挣脱开来,逃到一旁,待回头想将人看清,那人早已混入人流,了无踪迹。
*
今日正是乘船夜游的好时节。
夜色渐浓,秦淮河上一片灯火辉煌,大大小小的船穿梭在河上,丝竹之声不绝于耳。
距离岸边不远处,一艘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画舫正朝河中央缓缓行去,画舫之上悬挂的灯笼随着船身的移动,投下一片破碎的光亮。
崔玉就在这艘画舫之中。
台上的歌姬身姿妖娆,神态妩媚,正怀抱着琵琶,一边拨弄琴弦,一边吟唱,歌喉婉转,动人心弦。
四周的客人或低声交谈,或行令喝酒,好不热闹。
崔玉一身宽袍大袖,端坐在摆满佳肴美酒的长桌后,修长如玉的手指正把玩着手中的酒盅,神色淡漠,宁静克制,犹如与世隔绝的孤岛。
常胜抱剑站在崔玉身侧,视线不时扫过周遭的客人。
岸上的烟花不断叫嚣着升入夜空发出劈啪的声响,崔玉侧头往岸边瞧了过去,岸边的人群越聚越多,他垂下眼帘,一丝不易察觉的杀意一闪而过。
一曲毕,台上歌姬行礼退场。
片刻之后,几个身披薄纱,身姿曼妙的舞姬裸露着腰肢鱼贯而入,丝竹管乐再声起,先前的琵琶女身着一袭红衣怀抱琵琶再次登场,众女子随着乐声皆翩翩起舞,步态轻盈,腰肢柔软。
客人们顿时纷纷将目光投注到舞姬身上,舞姬们满面春色,眼神魅惑,扭着白腻的腰肢,舞动得也越发地恣意风流。
岸上的烟花升腾而起爆开的声音越来越密集,画舫之中的琵琶声也越来越急促,众舞姬将琵琶女围在中间,甩开裙摆在场中开始旋转,琵琶女将琵琶高高举起,也随着乐声旋转起来。
夜色中传来一声巨大的爆破声,陡然间,台上的舞姬收住脚步,顷刻之间便一改方才的谄媚,面色狠厉,手中寒芒一闪朝着崔玉扑了过来!
常胜早已拔剑在手,呼和一声:“先生,小心”,随之手腕翻转手中长剑已击退了扑在最前头的两名女子。
几乎同时,崔玉掀翻桌子,手中赫然握着一把约一尺长的短刀,侧身躲过袭击,衣袖挥舞,顷刻间便将一位扑将过来的女子砍翻在地,刀尖染血缓缓滴落。
在场的一些客人,也纷纷掀翻了桌子,亮出武器,有的扑向崔玉,有的扑向舞姬,缠斗起来。
其余诸人则纷纷抱头朝船头逃去。
“狗官,拿命来!”琵琶女已冲到崔玉身侧,扭动着腰肢,将手中的匕首迎面向崔玉刺来。
崔玉眼神冰冷,淡漠的脸上带上了几分讥讽,身形躲闪间伺机刺出一刀。
琵琶女没有料到崔玉竟然也会些功夫,崔玉虽身着宽袍大袖,闪转腾挪间却也身姿灵活,短刀对短刃,竟也丝毫不落下风。
今夜众位姐妹同时出手,本以为必能一击毙命,将狗官斩杀当场,谁曾想对方竟然做了万全的准备,在画舫中埋伏了人手,好一招将计就计,请君入瓮,竟是中了此人的圈套,顷刻间几位姐妹只剩下自己一人。
思及此,琵琶女不觉有些胆寒,顿时便露了怯,脚步稍微一迟钝,便被崔玉钻了空子,当即一刀刺来,不偏不倚正好刺入琵琶女心口。
琵琶女顿觉胸口一凉,下意识地低下头,见崔玉手中握着短刀的刀柄,刀刃已尽数没入自己的胸口。
崔玉用力将短刀撤回,鲜血喷溅而出,“扑通”,琵琶女应声倒地,抽搐了几下便圆睁着双眼再无声息。
画舫外面,几条小船悄无声息的靠了过来,一群穿着黑衣的蒙面刺客纷纷一跃而起跳上画舫,此刻崔玉已退出战局,手执短刀冷眼观战。
蒙面刺客撞破窗扇,闯了进来,俱都朝崔玉和常胜扑来,常胜和崔玉举刃相迎。
霎那间,兵刃的撞击声,桌椅碎裂的声音,利器入肉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歌舞生平的画舫顷刻之间变成了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