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琼珠碎又圆 > 归来(第2页)

归来(第2页)

管家道:“老爷,来人说请老爷前往君悦客栈叙旧。”叙旧?冯赟满腹狐疑,可这陈典军高他半级,又是秦王府的人,不敢怠慢,忙交代管事同如夫人知会一声,便又起轿前往君悦客栈。

客栈内,赵昱面露担忧地看着冯瑗道:“算时辰冯长史就快到了,阿瑗你准备好了吗?”

冯瑗微微点头。到了徐州境内,她才知道州长史就是她大伯父,赵昱此行就是带她找回身份。作为韩溯,他可以回鹿鸣书院;可作为冯瑗,她反倒如无根的浮萍。

赵昱的声音温煦如三月春水:“你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不应该流落在外。”

冯瑗眼睫微颤,素手渐渐握紧成拳,再抬眸,眼神已沉静坚定。既做了冯瑗,就要做堂堂正正的扶风冯氏女冯瑗。

陈满候在客栈门口,见一顶掌着“冯”字灯笼的青帘小轿走进,便堆上兴高采烈的笑容迎上前去,“阁下可是冯大人?”

冯赟赶紧下轿,殷勤参拜,“典军大人折煞卑职了。”

陈满并不多寒暄,开门见山,“有贵人相请,冯大人赶紧随我进去吧。”

冯赟闻言不敢怠慢,躬身跟在后面。陈满将他带入楼上的房间,指引道:“这是秦王殿下。”冯赟慌忙下拜。陈满带上门,守在门口。

赵昱含着矜贵的微笑,“本王微服来此,冯大人不必拘礼。倒是有位故人,你可见见。”

冯瑗款款上前施礼,声音有点生涩,“见过伯父大人。”

冯赟一愣,下意识地应了声“阿瑗?”又觉得不可思议,不敢贸然相认。最后相见时她还只有十二岁,人道“女大十八变”,他细细打量,仪态端方,气质更加不俗,模样和弟弟倒真有几分相似。冯赟激动道:“阿瑗,真的是你吗?这么些年、你跑去哪里了?怎么会跟秦王在一起?”

冯瑗不答反问:“我突然不见,伯母是如何跟您说的?”

“她说,”冯赟尴尬地看了眼赵昱,后者正漫不经心地摩挲着手中的一块玉,隐隐泛着淡紫的光芒,似是根本不关心他们的谈话,但他坐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震慑,冯赟低声吞吞吐吐道,“她说、你被小厮迷惑,卷了细软跟人跑了。”

冯瑗轻轻一笑,却是破开伪饰的利刃,声音平静到近乎冷漠,“哪个小厮啊?”

冯赟自诩家风严谨,当着秦王的面说这些早已面红耳赤,听侄女一个姑娘家竟如此不顾体面地追问,不禁有些恼怒,“你别问了,你到底上哪去了?这么多年不回家?”

冯瑗望着他,这世间与父亲最亲近的长辈,声音又冷了几分,“伯父当年到莱州赴任,离家不到一年,伯母便将我许给京郊一个中年丧妻的小吏,后来,大概怕我向伯父告状,干脆把我卖到了青楼。”

“什么?!”冯赟简直五雷轰顶,脸色瞬间煞白,“这个毒妇!她怎么会……是了,她嫉恨你母亲,她与我抱怨过,求娶你母亲时的聘礼比她的丰厚,你祖母在世时也更喜欢你母亲,可没想到她竟然……那你、你……”他嗫嚅着,后面的话实在难以启齿。

冯瑗心思通透,自然知道他想问什么,失望之情自心头漫上眼眸,片刻后才缓缓开口:“我当然宁死不敢辱没门楣,老天垂怜,我有幸逃出火坑,隐姓埋名勉强度日。想去找伯父,又没有盘缠,幸亏得遇秦王殿下微服出巡,得知我的遭遇才将我送来见伯父。”她隐去了鹿鸣书院的经历,谎言越说越利索,也许有些人不值得说真话。

冯赟闻言松了口气,喜孜孜向秦王道谢。“多谢殿下。阿瑗是我胞弟留下的唯一骨血啊……”

赵昱不露声色,却字字诛心,“阿瑗姑娘实在可怜,不知冯大人准备如何处置尊夫人呢?若是御史台知道了,免不了要添油加醋弹劾大人,丧心病狂,虐待侄女呢。”

冯赟冷汗如雨,身子不由自主匍匐在地,“家门不幸,微臣立马一封休书回去……”

赵昱将手中的紫烟岫玉簪收起,起身扶起冯赟,温和地“提醒”道:“这事得办漂亮,阿瑗姑娘自十二岁被冯大人收养就一直在你家中,只是性喜静、好读书,不常与人交际,才养在深闺人不识。”

冯赟连声称是。

待冯赟走后,冯瑗幽幽道:“我曾经那么渴求他的关怀……”在那些动辄被责骂折辱的日子里,她总是盼着伯父回家就好了,甚至在江仙阁苦挨的日子,她也求父亲托梦给伯父来救她。其实,伯父待她不过如此。如果是父亲,必定不会信私奔那种鬼话,必定天涯海角也会去找她,必定不会只关心她是否沦落风尘……

赵昱拍拍她的肩,温言道:“如今,往后,都不需要了。”

三人轻舟快桨、快马加鞭回了京城,赵昱又马不停蹄进宫面圣。思政斋内,内侍宫女皆已屏退,御案上的定窑茶盏在地上绽开蛋壳般的碎片,泰安帝犹自气得浑身颤抖,重重拍在御案上,咬牙切齿地低吼着:“狼子野心!”

赵昱垂首躬身,轻声劝道:“父皇息怒。”

泰安帝勉力压下些怒火,拿起徐令圭的奏疏又看了一遍,又激起心中熊熊怒火,往案上一掷,闭目叹息,说不出的疲惫和厌恶。“你说说看,怎么处置?”

赵昱未及弱冠就出门办差,早已把这案子的尺度想得明明白白,父皇之所以派他密查,就是留足了退路。楚王和太子一母同胞,所行之事必会牵连太子,世人会以为是太子骄奢淫逸,用私钱敛财,到时储君地位危矣。况且私钱动摇国本,罪责深重,如果公之于众又不严惩如何堵天下悠悠之口?楚王、皇后、太子、郑家,牵一发而动全身,父皇必定轻轻拿起悄悄放下。“儿臣知道兹事体大,不敢擅专轻忽,在江州查案时没有惊动任何相关人等。临川令徐令圭,深明大义,心向朝廷,是个可用之才。一切全凭父皇圣裁!”

泰安帝点点头,“你辛苦了,回去歇着吧。”

几日后,户部侍郎在朝堂上提出临川铜矿连年减产,奏请朝廷命江州刺史详加稽查,泰安帝准了。

赵旻正在府中有些坐立不安,泰安帝身边的邱内侍亲自登门送来了一个锦盒。赵旻打开一看,是一枚铜钱,劣质私钱!赵旻惊惶得几乎站立不稳。

邱内侍一走,他急忙叫来管事:“李进宝等人都处理干净了?”

管事沉稳笃定:“殿下放心,已然料理干净,无声无息。况且,那几人本就拘在僻远的庄子上,没什么人见过,就算留着喘气儿,也绝不会有人将他们与江州联系起来。”

赵旻眼风一扫,竟是与人前判若两人的阴鸷,“切莫大意!即日起,闭门谢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