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女有些为难,嫣娘有些泄愤地拿起凤钗插进发髻里,随即瞪了侍女一眼。
嫣娘别好凤钗,看着铜镜里的自己,如此相貌,太守竟然不懂得好好珍惜,她缓缓站起身来,嬷嬷急忙把玫红色绣着牡丹的斗篷给她披上。
姜柔止和吴王坐在酒楼的临窗雅座。
“这是赤豆圆子,海棠糕。”吴王将糕点放姜柔止面前。
“我没什么胃口。”姜柔止想到了那些受苦的百姓。
“姜姑娘,比常人多一份同情,这不见得是好事。”吴王淡然说道。
“可我情愿我有这份同情,而不是视而不见。”
吴王只是轻笑一声。
姜柔止看着街市上的人来来往往,此刻一个身姿曼妙的身影引起了姜柔止的注意,她看到了那女子发髻上的珍珠凤钗,和她斗篷上的珍珠一模一样。
“你在瞧什么?”吴王循着她的视线望去。
“王爷,这女子头上的珍珠?”姜柔止有些诧异。
吴王也看到了,这女子头上两颗圆润硕大的珍珠,她从马车上缓缓走下来,吴王唇角勾起一抹戏谑的笑,更加确认心中的猜测。
“这是南珠,吴郡盛产珍珠,这南珠是最上乘的珍珠,只有皇室方有资格享用,她既不是皇亲国戚也非后宫之人,却堂而皇之的戴着这南珠凤钗,看来这太守早已倒戈。”吴王一丝淡笑浮起,漫不经心地说道。
姜柔止有些愣神,她轻抚了一下自己斗篷上的珍珠,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南珠······
“王爷,这税银兴许和太守有极大的关系,监守自盗,若我们能找出证据,也算是为吴郡的百姓做了件好事。”姜柔止看着下面人来人往,突然有些感慨,她虽是太傅的独女,但爹爹为人耿介忠厚,十分俭朴,她自幼耳濡目染,在吃穿用度上也不会过于铺张。
吴王侧身以手支颊,只是笑着看她。
姜柔止豁然开朗后,端起赤豆圆子,香甜软糯的口感让她心情都变好了许多。
吴王笑容加深,这份无忧无虑他希望能一直保持下去。
嫣娘和嬷嬷侍女下楼时,嫣娘被临窗那个清俊的身影吸引住了。
“嫣夫人,怎么了?”侍女疑惑问道。
“你瞧,那个身影好生眼熟。”嫣娘仔细地端详着吴王的身影,想不起来在哪看过。
“嫣夫人,那是吴王殿下,您刚来府上,还不是太清楚,这位王爷素来闲云野鹤,四处云游,甚少在吴郡。”一旁的嬷嬷笑道。
“他便是吴王殿下?”嫣娘睁大双眼,怔怔地看着吴王,如此清俊疏朗,面若冠玉,最重要的是,他是王爷,还如此年轻······
“嫣夫人?”见她在发怔,嬷嬷忍不住喊出声。
“他府中可有王妃?”嫣娘问道。
侍女和嬷嬷有些诧异,摇摇头,“棠园不曾听说有女主人,建康就不知道了。”
嫣娘娇媚一笑,款款扭动着纤细的腰肢,“咱们回去吧。”
“是。”侍女和嬷嬷面面相觑,不知道嫣娘怎么情绪变化这么大。
嫣娘斜眼瞄了一眼那清俊的身影,当下心里有了主意。
“这吴王殿下身旁的女子又是谁?未曾听说他有姬妾啊?”嬷嬷和侍女小声嘀咕。
“凭她是谁,哼······”嫣娘冷哼一声,甚是不屑,根本没把姜柔止放在眼里,她抚摸着自己的珠钗上那两颗温润的南珠,这样好的东西她要,权势高的男人,她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