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又如何,不喜欢又当如何,我有什么可以选的?我是爹爹的女儿,我的婚事早就不是爹爹能抉择的。”
“姑娘,齐王殿下心思纯良,他是皇上的嫡子,日后东宫······”南书不敢说下去了。
“爹爹是太傅,我被指婚齐王,其中早已不言而喻。”姜柔止早就看透了这朝堂之事。
“姑娘,嫁给齐王,日后您是太子妃,将来太子继承大统,您便是母仪天下······”
“母仪天下又如何,皇上嫔妃众多,皇后娘娘虽为后宫之主,但一想到我的丈夫日日宿在不同的女子身旁,我便心里堵得慌。”她生在姜家,父亲从一而终,对自己早逝的母亲一往情深,她认为男子若不能像父亲这般,她宁可不要。
“姑娘······可是齐王殿下连通房都没有。”南书小心翼翼地说。
“他将来坐上高位,你怎知他不是三宫六院!”姜柔止有些赌气。
南书恍然大悟,她神秘一笑,“姑娘,您哪是嫌这个,您呀,怕不是有心怡之人了。”
姜柔止脸色一僵。
“不许胡说。”
“我打小就随姑娘一块长大,姑娘想的什么,我还能不知道。”南书有些小得意。
“没有的事,你这死丫头再敢胡说,我撕烂你的嘴。”姜柔止板着脸。
“姑娘,是不是吴王殿下?”南书悄声问道。
“你这丫头,说话越发没个把门了。”她有些恼羞成怒了。
“姑娘,吴王殿下还救过姑娘,只怕这心都勾了去······”
“死丫头,我不理你了!”姜柔止像是被戳穿了心思。
“姑娘怕不是被我说中了吧,姑娘和齐王殿下这门亲事又不是今日才定下的,姑娘往日虽是不喜欢,但也没见姑娘有什么。”南书做了个鬼脸。
“我谁都不喜欢,只想自己,将来做姑子也好。”
“姑娘,你可不能做姑子,这一辈子青灯古佛多苦啊。”南书笑得开心。
“你这丫头,再胡说我就将你撵出这院子,叫你不许进来。”姜柔止有些气恼。
南书赶紧闭嘴,“姑娘别怪我多嘴,趁如今只是定亲,姑娘真不喜欢齐王殿下,也该早些让主君知道才好,女儿家这一嫁,便没有回头路了。”
“越发讨嫌了,你去倒杯茶来。”姜柔止望着窗户陷入沉思。
南书走去倒茶,轻轻叹了口气,她是姜柔止的贴身丫头,自然知道自家姑娘的心思。
腊月二十三
崔氏一族风尘仆仆回到建康。
崔宅一早上便热闹非凡,魏家人浩浩荡荡地领着一群人带着厚礼前往崔宅。
崔山月和姜灵均在主厅上端坐着。
“魏家前来纳征,礼单奉上。”
前厅很热闹,姜柔止和表姐长韵正在房内说悄悄话。
“过几日便是大婚了,我便要嫁进魏家了。”长韵一脸娇羞,正是人逢喜事,长韵整个人都沉浸在幸福中。
“姐姐,那我先恭贺你和舟哥哥白头偕老,早生贵子。”姜柔止有些羡慕。
“我和肃舟成亲后,你也快了吧?”长韵喜上眉梢。
姜柔止有些落寞,“姐姐和舟哥哥同我三人一块长大,如今看到你们二人情同鱼水,我心里自然是替你们高兴,只是我不知姐姐和舟哥哥在一块是什么感觉。”
“喜欢一个人,就是时时刻刻想着他。”长韵憧憬地笑着。
“时时刻刻都想着?”姜柔止不解。
“为何这么问,难不成你不想嫁齐王殿下吗?”长韵好奇地问。
姜柔止摇摇头,“姐姐,和舟哥哥共度余生,你真的想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