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一梦千年之北宋 > 第一百一十二章 菊花台(第1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菊花台(第1页)

因为二虎的事,司马熙专程回庄一趟,说祖员外又来县衙找过,因为祖亦农已经签字画押,又有证人证词,整个案子做的铁桶一般,祖员外虽然恼怒却找不出毛病来,恨恨地走了。

司马熙喝令小五儿在家老实呆一段时间,当然小五儿说的那蕨根粉也不能耽误,让苏大郎去山里全根全须地挖了一车蕨菜,移植到小五儿屋后的林荫里。

又让黄家兄弟和安大富等人给庄里少年们找点事做,省了他们无事生非。

众人商量了半天,只好给庄子加个长长的结实的围墙。少年们每天上山砍竹子,田边挖土打坯,两个月过去,愣是将几十亩地围了起来。

舒州气侯湿润,夏季潮热,又多蚊虫,小五儿觉得一天都是粘的,便仿照后世简约款式,缝制了几套内衣,外面罩上改良版的短衫长裤,顿感清爽许多。

庄子里妇人们看小五儿隐隐露出女儿体态来,不免大惊小怪,找秦氏去问三问四。

小五儿已经十八岁,算是老姑娘了,秦氏急着要给她找人家,因此也不再避讳,对了安婶儿等人将早年逃难时候的难处一一说了。

众人南下有兰家照应,还尚且风餐露宿,怎会不理解?更何况以后还要依靠兰家,并没人在庄子里乱讲,至于私下怎么说,小五儿劝秦氏听不到就当作没有,过了一阵,渐渐习惯,便没人提起了。

蕨根粉虽研制出来,但是出粉量低,小五儿只怕人们见蕨根粉有利可图,将蕨菜挖得绝种了,因此一直压着没说。

她想研制榨油技术,却一时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又想不出别的什么农产品深加工的好法子来,便坐在桌前翻看《齐民要术》,见里面有榨油之术,还提到了四种可榨油的植物:芝麻、蔓菁、大麻、荏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市面上却只有麻油,其余三种油并没面世。况且工艺复杂,需要器械,不是她一个人能完成的,便又搁置了。

这天忽然看到书中提及粉英,看那做法推测这粉英便是淀粉,此时还没有红薯,记得后世绿豆粉丝莹洁细白,便去找秦氏问道:“绿豆能做豆腐么?”

秦氏说:“不能吧,从来没见说有绿豆豆腐,只有绿豆沙。”

“那我去用绿豆做点豆腐试试。”

秦氏汗颜,只是见过小五儿试做挂面,也盼着她能再做出别的好东西来,因此并不责怪,还跟着到了豆腐坊里,指点着她磨豆浆,过滤渣滓,又亲手点了两小吊锅的卤,却都没成豆腐。

两个人都是热得一身汗,天色晚了,便自去歇息,秦氏道:“这等热天,一宿过去剩下的豆浆恐怕会酸了……”边走边小声嘟囔着浪费了东西,罪过罪过。

第二天一早,小五儿就被秦氏叫了起来,说绿豆浆里沉淀出了奇怪的东西,小五儿到豆腐坊里看时,见秦氏已经将上面的乳液都舀掉了,下面紧实细密的还真是淀粉,只是手感粗砺,想起硝的提纯,推测淀粉也需要提纯,便又加水再次沉淀,果然收获了雪白细腻的淀粉。

下午让黄二郎到邻村买的胡饼,晚饭便是搅的凉粉儿,拿麻油、醋、芫荽、蒜泥调的汤汁,吃起来清凉光滑、酸辣爽口,就着酥脆的胡饼,众人齐声夸赞。

第二天众人便都来学做绿豆淀粉,豆浆却怎么都不分层了,小五儿跑去看上次倒出来的浆水,闻到一股酸味,突然醒悟,原来还要发酵,忙将旧浆水倒进绿豆浆里,发酵之后果然又制出了淀粉。

随后又做了粉丝,只是太脆,韧性远不如后世的好,小五儿烦恼了一会儿也就明白了:是好事,没有食品添加剂。

赏姨回到庄子上看绿豆粉儿,顺便给众人买的点心团子等吃食,替小五儿留了一份,提到她房里。

小五儿正对着一桌子黄豆发呆,见赏姨进来,忙请她坐下,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菊花茶,搁了两块冰糖。

赏姨见茶水是凉的,但色泽金黄,清香宜人,便喝了两口,只觉唇齿留芳,消烦去燥,不由夸道:“好茶汤。”

看见桌上放着数碟黄豆,有煮的,有炒的,有生的,有的已经碾的半碎……不知何用,便问道:“这是做甚?”

小五儿说:“芝麻能做麻油,我猜这黄豆也可出豆油去卖,只是琢磨好长时间了,却想不出法子来。”

赏姨笑道:“何必非要做那豆油?你这种清汤茶不是很好?”

小五儿听了心里一动,赏姨既然不认得菊花茶,那是不是现在还没有人喝这种茶?想起后世四大名菊里有三种产自安徽:黄山贡菊、滁菊、毫菊,只有杭白菊产自浙江,离舒州也不算远,岂不是一个极大的商机?!只是如何才能制出后世那样色香味俱佳的花茶呢?忽又想到,大不了从中层层挑选,分成等级,价钱逐层攀升就可……

赏姨见她呆坐不动,不知自己哪里说错惹到了她,只是赏姨素来爽朗,性格坚毅,因此,虽觉尴尬,还是笑着叫道:“小五儿?小五儿!”

小五儿醒过神来,笑道:“我刚才想的入神了,赏姨说的是。你可知喝的是什么茶?”见赏姨摇头,便起身从柜里拿出一个青瓷小罐子,揭开盖子笑道:“看,是菊花,我从药店几文钱买的这些。”

赏姨听了眼睛顿时亮了,虽然以后还有很多事要做,建花圃、选品种、泡制鲜花……甚至几年后才能见成效,但其中的利润可想而知。

忽听小五儿又说道:“在西沟的时候我就自己做过菊花茶,采的山中野菊,可惜逃难时候丢了。这边定然也有很多野菊花,比如黄山,风景秀丽,说不定山谷里藏着更加灵秀芳香的菊花,还有附近的滁州、毫州,便是杭州、金陵等地,去寻些花种回来也可。”

“那不是说今年秋天就可以制作菊花茶了?”赏姨听了高兴地站起身来,兴奋地踱了几步,忽然看见小五儿窗根底里晾的内衣,纳罕道:“这是何物?”

小五儿拿起内衣来比划了一下,赏姨见这衣物简捷实用,想起口罩来,便说:“这个做了去卖,岂不也很好?”

衣服的款式都是有其文化背景的,小五儿不知道大宋的道德风俗能否接纳这种衣物,而且此时女子穿的是开裆裤或右开片裤,再加上一个没有松紧带的底裤岂不累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