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一梦千年之北宋 > 第七十二章 大有渊源(第2页)

第七十二章 大有渊源(第2页)

司马熙沉下脸来,抬手指着小五儿点了两点说:“刻薄!再没有改早晚会给你招来是非。”

凌峰点点头说:“司马大哥训斥的有理,什么事沾着你就会变麻烦!这么说来,你谢我也是应当的,不要别的,只要你送我一个‘轰隆隆’就好。还有,怎么不直接给我说,还要先和司马大哥通通气?莫不是我还疏远些么?”

听了这话小五儿忙陪笑接了后半句:“哪有?我看凌大哥呵气连天,又困又累,就想着让你先休息一会儿。”一边说着一边乖乖地退到了一边。

第二天,司马熙带了小五儿,田大志赶着车,一行三人穿着便装离了军营,绕过天柱山向天堂寨方向奔去。一路上只见山青水秀,土地肥沃,风景秀丽,三人觉得赏心悦目,不禁感慨倘若没有山匪,真是适宜居住的好地方。

马车沿着官道走在旷野里,三人正评天论地的说得热闹,忽然听见前面一阵喧嚷,随即见从一条岔道上跑过来几个人,跑在最前面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后面四五个男人手持棍棒边打边追,那逃命的汉子看见马车,边喊救命,边跑了过来,绕着车子躲避棍棒。

小五儿见了心下暗想,这是不是山匪的苦肉计,故意来捣乱的?忽见那汉子失足跌倒,几个男人一涌而上,不管头脸乱打一气,棍棒击打到身上的闷响和惨叫声连接不断,小五儿不禁捂住了耳朵。

司马熙见打得不像样了,急忙向田大志使了个颜色,田大志见几个打一个,早就看不惯了,已憋足了劲,见司马熙一示意,立刻马鞭一甩,抽掉了两根棍棒,不等那几个人回过神来,箭步上前,劈里啪啦,一阵长拳,将那几个人打得飞了开去,那几个人从地上挣扎起来互相搀扶着奔命去了。

司马熙走过去见地上那汉子已经晕了过去,忙让小五儿拿水来,几滴水下去,那汉子醒了过来,四下一望,见是司马熙几个人救了他,轻声道了谢。

司马熙问道:“不必多礼,他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追杀你?”

那人听了司马熙的口音,拼命挣扎起来说:“快走!原来你们是外乡人,不知道轻重惹了祸,若让他们找了人来追上,都没了命了!快走!”

司马熙三人听了这话,互相看了一眼,将那人架到车上,各自坐好,田大志一甩鞭子,马车一溜烟地飞奔而去。

众人坐着马车过了三五个村庄,得有几十里路,料想不会有人追上,便放慢了速度,见前面出现了一个繁华小镇,就拐到镇上,找了郎中替那汉子上药包扎,寻了家脚店坐下打尖。

那汉子坐下时触到腿上的伤痕一阵疼痛,不禁又破口骂道:“这些忘本的杀才,气病了我的老娘,还想抢了我的地,真是恨死我了!”

小五儿问道:“他们这样作恶,怎么不去官府里告他们?”

那汉子说:“官府管不了,我要去找黑大帅告状!”

司马熙听了这话便放下手中的茶碗,追问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汉子长叹一声,这才慢慢对司马熙等人讲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叫苏大郎,家里只有他和老娘两个人,虽然贫困,却有祖传的二亩好水田,平常节俭,积攒点粮食打算给老人换个棺材本儿。前几年舒州旱灾的时候,就仗着那点粮食度过了难关。

村里有一家姓丁的,家里有五个儿子,平常口粮还不够,整日过得紧巴巴的,东家借西家要,见人就陪着笑脸。丁老汉本名叫丁点点,因为穷却被人叫作丁老穷、穷点点。

灾年的时候丁家就更过不下去,跟着人去逃荒。后来年景好了,丁家众人回了乡里,只有丁三郎没回去,慢慢才听人说丁三郎留在黑大帅身边当了小头领。

不知怎么一来二去的,丁老头就成了村里的里正,受人尊敬,整日里门前送礼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昔日的丁老穷也没人敢叫穷点点、丁老穷了,变成了丁员外、点点爷,丁家人走路都高高地抬着头。慢慢地也有传言说丁家贱买了谁家的地,用了谁家的水井,拿了谁家的木料……

苏大郎与他家住的远,原本毫无瓜葛,听人说起这些事,便跟着嘻笑一会儿,并不关心。有一天去地里干活,见丁二郎站在旁边的田里,一打听才知道丁家买了相邻的李寡妇的地,李家小儿子病了,急着换点药钱。

忽然有一天,苏大郎下田的时候,发现丁家在自己的地边上种上了树!现在树小无妨,等树长大了,树下的田里还怎么长庄稼?只有二亩地,这一排树伸出枝叶来倒去了好几分。

苏大郎去丁家理论,丁家人说这是替两家立的地界,不要苏大郎出份子钱就是照顾他,怕田里受影响就卖给丁家,不就是二亩地么?!

苏大郎气结无语,还没说完话,丁家大郎就亲热地挽着他的手送到了大门口。

苏大郎气呼呼地回到家里,娘俩一商量,苏老娘想着昔日给过丁老穷几个高粱饼子,怎么说也有一分薄面,年轻的不懂事,那就去找年老的丁老穷去讨个人情。那知丁老穷眼皮都不抬地说:“老了,孩子们的事管不了了!”丁家的几个媳妇们你一言我一语,苏老娘根本就没说话的份儿,回到家就气病了。

苏大郎一怒之下拔了地边上的树,丁家便指着赔偿的理由强占了苏家的二亩地。

苏大郎打听得官府里不管事,要去找黑大帅告状,不知哪里走漏了风声,这才被丁家人一直追了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