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宁和李大民一前一后地往城门口走去,迎面遇上了走来的冯山等人。
冯山等人见到他们二人手里的粮食袋子,双眼一亮,“大民,真的给粮食啊,给了多少?”
大民才要张嘴,就被衙役一声呵斥吓得不敢出声了。
房宁拉了一把李大民的袖子,用比较低但大家都听到的声量说:“我们去城外等山哥。”
冯山看了一眼房宁,挑了挑眉。
这次衙役倒没说什么,只要他们不留在城里就行。
城门外,柳枝和孙香云带着孩子坐在一棵树下,眼睛时不时看向城门口,终于看到李大民肩上扛着一个布袋出来了。
李大民咧着嘴,满脸是笑地看向柳枝,“嘿嘿,媳妇儿,咱们有粮食了!”
然后扭头对孙香云说:“弟妹,咱们一家的都在这呢!”
柳枝急忙打开布袋,满满的大豆、高粱、糙米。。。
柳枝抓了一把,放到鼻尖闻了闻,是陈粮,不过好在颗粒饱满,算是陈粮里品质比较好的了。
柳枝见里面还有个小布袋,解开一看竟然都是白米,眼泪唰的一下就下来了,哭着说:“孩子们可算有口细粮吃了!”
一旁的孙香云也哭,哭她的命怎么这么苦!
他们一家才出了庆阳地界,她男人在河边跟人起了争执,推推攘攘中被人撞在一块石头上,头下的血止不住地往外流,一直流到了河里。
一下子,大家都不敢抢水了。
孙香云抱着三岁的铁头跪在地上,两眼直愣愣地看着河面,心想:还不如死了算了。
可是,铁头在她怀里叫她娘。
她还有孩子,她不能死。。。
她要把铁头养大成人,还要看他娶妻生子,她得活下去!
所以这一路,就算吃不饱,睡不踏实,每天都拖着两条沉重的腿,从天亮走到天黑,走到腿肚子抽筋,她都能忍。
可她看不了自己的孩子受苦,铁头从出生,都还没喝过几回白米粥呢。
柳枝擦干脸上的泪,把粮食袋子重新扎紧,温声对孙香云说:“弟妹,细粮留着给孩子们吃,咱们几个大人吃粗粮,行不?”
孙香云哪有不同意的,连连点头,只是她还沉浸在悲痛中,说不出话。
柳枝也哽咽了,揽住孙香云的肩膀,轻轻拍着安慰道,“到顺阳就好了,啊,都会过去的。。。”
孙香云的回应只有呜咽的哭泣声。
这一幕看得房宁心里难受死了,调整了几次呼吸,才勉强憋回眼泪。
此刻,房宁不想打扰他们一家,就抱着自己唯一的包袱走到不远处的空地上。
房宁把包袱里的东西重新整理了一下,粮食放在下面,上面是那身厚点的棉衣,缺口的碗压在衣服上,最后把包袱系得死死的!
房宁盘腿坐在地上,把包袱放在腿上,挡在肚子前面,右手伸进裤子里,一摸。。。
有个硬东西,东西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