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复将怀中的交子按入道士手中,拱手道,“既然人已在此,丁某便先行一步,也好趁着天色未明及时回县里,以免他人生疑。”
青阳捏着交子含笑颔首,目送其远去。随即用孙慧剑的外衣紧紧裹住其伤口,以防滴血,又将福生捆缚妥当。接着,他牵来一旁的驴车,开始收拾桌案,清扫痕迹。
一刻后,福生二人便被塞上驴车,青阳看着愤恨瞪视自己的福生,笑道,“小子,你若是识趣些,我还能保你活个一月两月。”
“毕竟,死后放血可与活着大不相同。”
驴车颠簸着在山间穿行,福生挣扎着挪近孙慧剑。月光映照下,只见他面如金纸,肌肤湿冷如浸冰水,呼吸愈发微弱。福生急声低唤,“少爷!少爷!慧剑!孙慧剑!”
青阳听得心烦,厉声呵斥,“小子,再敢出声,当心本仙师割了你的舌头!”
福生恍若未闻,兀自嘶喊,“醒醒!慧剑!”
青阳见福生软硬不吃,啐骂一声便要下车逞凶。
恰在此时,乌云蔽月,山林骤然陷入浓墨般的黑暗。
青阳低声咒骂,从怀中摸出火折子,“哧”的一声轻响,摇曳的火光骤然亮起,映照在福生惨白的脸上。
青阳怪笑一声,正待上前,却蓦地从福生剧烈颤抖的瞳孔中,窥见一个高踞树杈的黑影轮廓。
青阳顿时僵在原地。电光火石间,云隙乍开,月光泼洒而下。
一个庞大、狰狞的怪影猝然投射下来,将驴车连同三人死死笼罩其中!
青阳眼角余光瞥见地上那令人心悸的怪影,它轮廓边缘毛刺如针,单足悬垂,脚踵倒生如钩。
这很像《山海经》中记载的一种生物。
人面长唇,黑毛赤目,独脚反踵,猿身长臂。
“是山魈。。。。。。”福生喃喃道。
南朝时,刘宋官员沈怀远曾在《南越志》中记载,“山魈能食人,尤嗜小儿脑。”
青阳神色骤变,当机立断,抽出怀中匕首割断绳索,弃下车架上的福生二人,骑驴疾驰而去。
山魈赤红的双目自树梢间俯窥,仿佛在掂量他们身上哪块皮肉最为鲜美。福生骇得紧咬舌尖,眼神避让,不敢与那怪物对视,唯恐将其激怒。
心跳快如擂鼓,眼见山魈轻巧地滑下树干,步步逼近,福生脑中急急翻检,随即闭目大声嘶喊:
“?!”
他记得《酉阳杂俎》中曾载,山魈,别名“山臊”。《神异经》中谓之“?”。形如小儿,独足向后,夜喜犯人,其名曰“?”。
《抱朴子》中曾言,山魈,知其名而呼之,即不敢犯。
福生紧贴孙慧剑,闭目默数。周遭空气凝滞,直至默数第六十息,仍未察觉异物触摸。
他感受到身旁孙慧剑气若游丝,心头一紧,忍不住掀开眼帘。
却见那黑毛山魈,已如鬼魅般静立在车架之外,仅咫尺之距!两抹幽暗渗人的红芒,冰冷空洞,毫无波澜,却死死地钉在他们脸上。
福生顿时骇得魂飞魄散,眼前骤然一黑,再无知觉,软软倒向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