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二人剑拔弩张,石罄策马横插二人之间,“小师妹息怒,我们师兄妹自小一块长大,连琴师弟岂是那等唯利是图之人。”
“他只是忧心,你未免太看重那云溪了。你与她不过三面之缘。。。。。。”
连琴冷笑接话,“就是,她若真有所求,何不登门言明?偏要这般藏头露尾,凭一纸书信就想差遣你我!”
“好好好,你们若是不想去,我一人独去即可!”曲筝怒叱一声,随即扬鞭一振,策马而去。
石罄望着曲筝那道渐远的背影,摇头叹道,“你既已跟来,为何不遂了她的愿?如今倒好,平白惹得小师妹着恼。”
语毕,不等连琴接话,石罄已一夹马腹,身下骏马长嘶一声,扬蹄追去。
山道上顿时溅起一串飞尘,二人身影转眼便消失在蜿蜒的山径尽头。
“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平日里都是小师妹差遣我们!如今却为了一个外人劳心劳力!”
连琴越想越恼,猛地一勒缰绳,随即调转方向朝着伏羲山深处疾驰而去。
不多时,石罄策马追上曲筝,二人勒马,在山麓隘口等待。
枯等一刻有余,却始终未见连琴身影。
曲筝忽地冷笑三声,手中马鞭凌空一甩,不待石磬反应,便催马扬尘而去。
石罄望着师妹渐远的背影,又回望空荡荡的山道,终是长叹一声,催马急追。
午时三刻,王家村迎来了一对不速之客。
曲筝依照云溪信中嘱咐,自称是江湖游侠,而今辞别师门,结伴远游。
行至河南府境,因山径崎岖,一时难辨方向,在山间遥见此地炊烟袅袅,故特意前来讨碗水酒解渴。
村长接过石罄递来的银两,目光在二人马匹和佩剑上停留片刻,笑道,“原来是两位江湖侠客,难怪这马儿如此神骏。”
“二位来的正巧。”他捻着胡须道,“前日村里人去城中赶集,带回来不少新鲜食材,有上好的高粱酒、新磨的麦面,还有些腊肉干货。”
“二位若是不嫌村中简陋,老朽家中尚备了些粗茶淡饭,正好请二位侠士用些。”
曲筝二人自是应允,随村长往村东头行去。
村长侧身在前引路,边走边向曲筝二人介绍村中的情形。
老人步履缓慢,“二位有所不知,前几年朝廷征调徭役,村里不少青壮都被征走,这一去便没了音讯。是以村中多是寡母稚子相依为命。”
“日子虽艰难,倒也让乡亲们愈发亲近,谁家有个难处,左邻右舍必当竭力相助。”
“二位说,可是这个理?”
曲筝二人听懂似懂非懂,只能含笑称是。
“不知二位侠士是从何处来此?可曾到过密县?”
石罄闻言眉心一跳,抢先答道,“老丈说笑,我二人是自嵩山而来。前几日途径洛阳时,只在山外遥望过密县城郭,倒是未曾入城。”
“那倒可惜了。”老者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