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结商户,压价盘剥……好熟悉的手段。”
李绍英冷笑一声,想到了一个名字。
“恐怕又是那个蔡子兼的手笔。”
蔡子兼的恶行已非一日,不仅垄断大晟商路,还压榨百姓。潮河县百姓的境况,更加坚定了姜晚打通西域商路的想法。
这个念头一但升起,便再也按捺不住。她原本筹谋先农后商,却没有考虑到因地制宜。这计划到底还是太死板,北境各州县情况各异,岂能一概而论?有的地方缺粮少食,自然应该先图谋温饱。
可潮河县的情况与寻常百姓缺粮的状况不同,县中的百姓不缺产出,缺的是将物产变现的渠道。当务之急是另辟蹊径,找到一条生财之道以解燃眉之急。
姜晚:“燕知县,潮河周边可还有类似情形的州县?”
燕无漪略一思索:“有,而且不止一两个,仅下官知道的便有三县,具体的数目只怕会更多。”
“好,”姜晚道,“那便劳烦燕知县回去后详查一番,到底有多少县陷入商路的死局中。”
燕无漪惊讶:“夫人的意思是?”
“大晟的商路走不通,自有其他的商路可以走。”
“我们大可以重开商道,”姜晚一字一顿,“西域的商道。”
哪怕姜晚显露出自信的神色,李绍英仍有疑虑:“可是玉门古道那边……”
新朝在政策上沿袭旧制,仍保有互市的政策,但由于胡人占据重要关隘,形同虚设。
“不一定非要走玉门古道。”
姜晚嘴角浮现一抹笑意。
“我与山木夫人合作多时,她手里有条鲜为人知的商路,可直通西域,或许可以设法从这里入手。”
萧砚抬眼看向她:“商人重利,若想让她将这条生财之路拱手相让,恐怕没有这么容易。”
“话这么说没错,可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呢?”姜晚道,“再说,商人也分奸商义商,山木夫人重信守诺,定与唯利是图的奸商不同。”
姜晚与山木的合作从未中断,这次山木请求她改良的是纺织机。她借鉴了西洋手摇纺纱机的设计精髓,将单锭改为八锭,大大提高纺织效率。
交接图纸的日子如期而至,这次不同以往,山木差人送来一张装帧精美的请柬,地址是一处别苑。
这倒是稀奇,之前交接大都是在城郊工坊,这次却换成了一处别苑。姜晚摩挲着请柬上精致的纹路,暗自思忖其中深意。
马车在苑外还未停稳,丝竹管弦的声声乐曲便萦绕耳畔。
侍女走来引她入内,刚踏入苑门,浓郁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没有传统的中式亭台楼阁,飞檐翘角也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圆顶拱门与彩绘玻璃。
庭院正中央,几个胡旋郎身着西域服饰,腰系金银丝绦,正随着羯鼓的节奏飞旋。
衣袂翻飞间,腕间金铃相击,发出叮当脆响。
山木侧卧在铺着波斯地毯的华贵软榻上,看到姜晚时连连招手:
“晚妹妹,在这儿!”
不知是西域人都这般热情似火,还是山木本人性格使然。随着合作日渐深入,她对姜晚的称呼已经换了三茬,从一开始生疏的夫人,到直呼其名的姜晚,再到略显亲昵的阿晚,现在竟直呼她为晚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