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指进入湿润的腔道时,受试者的心率平均上升32%,伴随瞳孔扩张……”“嘟——”,屏幕上她的心率猛地跳93BPM。
她的睫毛颤了一下,手指攥紧实验椅扶手,但表情仍然冷静。
“设备干扰?”她问,声音比平时低了一点。
“不清楚,等会再检查一下吧。”我面不改色,继续念:“在持续性刺激下,受试者的耐受阈值会逐步提高,但某些区域的敏感度反而增强……”
她的心率飙到98BPM,胸口轻微起伏,白大褂下的衬衫领口微微泛潮。
我停下,假装检查设备:“奇怪,数据波动这么大……学姐,你觉得是算法问题,还是你的生理反应?”
她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可能是算法干扰。”
那这次就这样?等会我们再继续晚上10点张启蒙躺在实验床上,双腿分开,膝盖微微弯曲,大腿内侧贴着肌电图仪的电极片。
“现在测试‘神经传导速度’。”我调整电流强度,语气专业,“理论上,轻微电刺激能提高局部神经敏感度,有助于后续实验。”
她抿了抿嘴唇,没说话,但手指捏紧了床单。
“放心,参数完全合规。”我翻开一篇《Nature》的论文,指着某段:“你看,这个实验用的0。5mA,我们只用0。3mA。”
她扫了一眼文献,勉强点头。
我打开开关,电流缓缓流过她大腿内侧的神经。
“呃……”她的脚趾猛地蜷缩,小腿肌肉绷紧,但很快强迫自己放松,“……有点麻。”
“正常反应。”我记录数据,然后悄悄把电流调到0。4mA。
这一次,她的呼吸明显急促,大腿内侧的皮肤泛起粉色,热成像仪上的温度曲线开始爬升。
“怎么……变强了?”她问,声音比平时软了一点。
“可能是你的神经敏感度提高了。”我面不改色,“这说明实验有效。”她咬住下唇,没再质疑。
我继续调高电流,直到0。6mA——比文献里的“安全值”高了20%。
她的身体猛地一颤,膝盖下意识并拢,但被我轻轻按住:“别动,会影响数据。”她的眼眶微微泛红,呼吸紊乱,心率监测仪上的数字跳到了109BPM。
“够、够了……”她终于开口,声音带着轻微的颤抖。
我关掉电流,假装检查数据:“奇怪,传导速度比预期快……学姐,你的神经反应很敏感啊。”
她没回答,只是撑起身子,衬衫后背已经湿了一片。
休息一会,我们再来一次等到她再次躺下时,她的白大褂敞开着,露出里面的浅灰色衬衫——第一二颗纽扣不知何时松开了,隐约能看到锁骨下的阴影。
“现在的实验是‘自主神经交叉反馈’。”我调整着电脑上的双通道监测界面,语气平静,“同时记录你的心率和肌肉电反应,探索两者之间的关联性。”
她轻轻“嗯”了一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座椅扶手。屏幕上,她的基础心率显示为83BPM,看来她还没从刚刚的刺激的余韵中脱离。
“先做对照组。”我翻开一本《神经科学前沿》,用毫无波澜的语调朗读:“杏仁核在恐惧反应中起到核心调控作用,其激活阈值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密度呈负相关……”
她的心率稳定在80-85BPM,呼吸均匀。
我悄悄点击鼠标,界面切换到“实验组”协议。
“现在开始刺激。”
我再次将电流强度设定在0。3mA“滋——”
细微的电流声响起,她的膝盖猛地一颤,但很快克制住。
心率:82→92BPM“感觉?”我记录数据。
“轻微刺痛感。”她的声音有些紧绷,“类似……静电。”
电流升至0。5mA,同时我开始朗读“改编文献”:“当电刺激作用于生殖股神经时,受试者的瞳孔扩张率与皮肤电导呈现显着正相关……”
“啊!”她突然夹紧双腿,手指攥住扶手。
心率:92→107BPM,肌电图显示腓肠肌群出现异常放电。
“抱、抱歉……”她急促地喘息,“刚才那段……文献来源是?”“《Nature》2023年刊。”我面不改色地展示伪造的PDF,“怎么,感兴趣吗,要来看看吗?”
她摇头,耳尖红得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