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三白”,不同地方有不同说法。但换来换去,左不过是山药、雪梨、莲藕、白萝卜、百合,这些白色的秋日时令菜。
“三粥”,则是它们做成的粥。
“三白三粥”有润肺、养胃、增强免疫力之效,适合秋日进补。
江清澜先定了山药雪梨红枣粥、莲藕排骨粥两种。
一主甜、一主咸,一是清甜水果粥,一是肉粥,食客也好选择。
晚间的卤菜、凉拌菜都是夏日适宜的,统统撤了。
代替者是清淡滋补汤类,如:白胡椒猪肚炖老鸡、老鸭汤、鱼头豆腐煲,等等。
再配些清炒时蔬,如:菠菜、秋葵、莲藕。
碰到食材恰适时,上个当日特别推荐菜,譬如:清蒸红烧香焗大闸蟹、松茸火腿油焖大米饭、孜然焦炙羊肉、柴火鸡耙豇豆……
岂不美哉?
秋天,真是吃货的季节啊!
饮子也要调整。
冰是不需要再买了,把夏日抹茶风改为秋日糖水风,做些红枣牛乳西米露、奶香芋泥红豆汤之类的。
再打出美容、养颜、润肺、益身的广告语。
张月娘的手艺,加江清澜的现代营销思维,不愁没有销路。
江、张二人细细商议后,把卤猪蹄儿的那些竹牌子撤了,挂上了新的菜品、饮子名。
起先在江家的时候,团团被江渊管得严,许早就开蒙识了字。是以,当初,江清澜写冰爽柠檬水的横幅时,她极力思索,还能辨识。
但江清澜的教育理念,与江渊完全不同。她认为,团团还小,先过好愉快的童年最重要,在她识字一事上就松懈了些。
这几个月,团团又成了个半文盲。
但她见新换了菜单,又忍不住卖弄,就得意洋洋地念了起来:
“大——甲——虫——”
“老——鸟——汤——”
大闸蟹。老鸭汤。
江清澜与张月娘两个,俱是精通文墨的,听罢,忍不住相视一笑。
见团团兴致高昂,她们也不忍心打击她。
偏此时,虎子挎着书包,从青萍书院下学回来了。
闻言,他站在门边笑得直打跌:“大甲虫!老鸟汤!哈哈哈哈!江团团,你真是天上地下的头一个知识人!”
团团哪里不知道他在嘲笑,瞬间气得满脸通红。
但想了想,她也哈哈大笑,手刮着脸蛋儿道:
“我姐姐把你娘唤蕙姐姐,那你该叫她什么?又该叫我什么?好外甥,还不快叫声小姨来听听!”
实则,他们几个没分辈分,姐姐、哥哥、妹妹的乱喊一气的。只有这种时候,团团爱用此事来嘲笑虎子。
虎子立刻反唇相讥:“呸!江团,胖头鱼,呆呆笨笨。待会儿我就去河里捞来,下油锅炸了!”
团团本来就有点儿二皮脸,这些日子,她跟虎子打嘴仗,直把这功夫练得炉火纯青。
闻言,她不但不动怒,反而贱兮兮地道:“好哇好哇,我们一块儿摸鱼去!”
狗撵兔子一般,追着虎子就去了。
江清澜知道虎子谨慎,不会带团团去摸鱼,微笑看着两个小孩子打闹,只觉有趣。
哪里知道,便在她们犯悠闲的时候,有人火急火燎,心都要蹦出来了。
【作者有话说】
[1]陶渊明《闲情赋》。
[2]张载《横渠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