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去想芍药花的事儿。
往前走了两步,他让半边身子隐藏在树影之下,仰头看靛青色天幕中的酒旗。
“杏花饭馆”四个大字,工整却不呆板,柔婉却不失筋骨。
他自小对琴棋书画不感兴趣,却有一项本领——绘画、书法,只消看一眼,便能记住这人的走笔痕迹,识别是谁的作品。
这字,他倒从未见过。
难道,是她自己写的?
杨松也跟着仰头看。
“杏花?”他四处瞅着,皆是槐树、垂柳深浓的绿意,“没有杏花树啊?”
谢临川道:“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放翁的诗。”
杨松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言郎君,你还会吟诗呀?”
他见过他写的字,铁钩银划的,像在舞刀弄剑。
他如何也无法将言郎君这人,跟风雅的诗联系在一起——并且,还是自己没听过的诗。
谢临川又白他一眼:
“怎么?我不能吟吗?我就是懒得看。你们这些诗,小儿科,酸唧唧的。”
杨松不敢说话了。
其实,这事儿不怪杨松。这个时空的陆放翁,不像历史上的爱国诗人陆游一样有名。
他只是个混迹市井的读书人,倒有些像柳永。
谢临川之所以知道这首诗,是他年少时乱看闲书看到的。
他记性极好,几乎过目不忘,一下就想起来了。
而杨松这种人呢,为了考科举,从小苦读应试之作,就没看过这些闲书。
但此时,谢临川没空理会那些。
他心里想的是,江娘子如何知道这句诗的?
她一个市井妇人、商户之女,竟会认字?
这倒也罢了。便是富贵人家的女儿,读书也就是读些《女则》,断读不到这种闲书去。
这个江娘子,很有趣啊……
二人都在沉思,一道春溪漱石般的声音响起:“杨郎君——”
第28章酒酿绿豆冰汤圆(二)
◎这唇脂倒是配她◎
江清澜快步走上前来。
难得地,她今天穿了条鲜艳的、樱草色的长裙。
鬓边簪一朵紫月季。
樱唇上,淡淡的玫瑰色唇脂洇染开来。
如此打扮,明媚又娇艳,恰如雨润芙蓉、烟笼海棠。
她见杨松满头大汗,身侧芍药怒放,已明白了,口中道:
“杨郎君这么客气,人来就是给妾面子了,怎的还带东西?”
她说得客气,身侧的虎子却实诚得很,已着手把芍药往屋里搬了。
杨松正要摆手,说这花不是他送的,却见江清澜已将目光投向了树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