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今天你直播了吗[历史] > 140150(第19页)

140150(第19页)

她一睁眼,就已经是天光大亮,印入眼帘的就是茫茫的草原与远处起伏的山丘。

“大家清醒一下,天已经亮了,我们马上也要进藏了,一路的风光正好,我们的旅途正式开始了!”导游带着甜美的笑容开始活跃气氛。

“那么大家都知道,西宁是西北大环线的第一站,也是很多游客进藏的中转站……”

导游简单地介绍了几条旅游线路,又着重强调了一下青海湖的海拔与可能出现的高原反应等等。】。

清世宗时空。

高原反应的概念让雍正感到耳目一新,他想起了前些年和硕特部的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意图恢复顾实汗对青藏地区的统治,他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赶赴西宁指挥平叛,历经八个月方才平定了叛乱,罗卜藏丹津经此一役败逃到准噶尔。

“青海……”雍正揉了揉眉心,“宣年羹尧。”

原来那边还有如此地利之便,但大清不可能放弃口中的肉,甚至还要在当地推行新政,多管齐下巩固大清在当地的统治。

周武皇时空。

自从女皇采纳西州都督唐休璟“请复取四镇”的建议,派王孝杰等率军出征西北,不久即收复安西四镇,这份战果令朝堂那股反战之声渐弱,而挟军功之威,女皇的种种政策也推行得更为顺利。

而当女皇提出要对四镇增兵三万,以安定当地的时候,有些人又跳出来反驳了。

但在此事上,女皇是决计不可能妥协的,镇抚四镇光靠怀柔手段是不可能的,必然需要辅以雷霆手段,更何况,女皇心底还存着一个心腹大患——

吐蕃。

“高原反应啊,那中原大军上高原,天然就不利,如这导游所说,还得选一处修整适应,鄯州或许不失为一个选择。”。

唐高宗时空。

或许是夫妻同心,又或许是一脉相承的帝王心术,李治也将目光落到了鄯州。

“朕听闻那王孝杰收复了安西四镇。”李治的语气如常,听不出什么波动,武后知机地道:

“吐蕃犯我大唐之心不死,只怕日后必有一战。”武后推测这个战果还不太好,以至于大唐丢了安西四镇,直到“她”登基才发兵夺了回来。

“刘仁轨在练水师以备倭国,高句丽盖苏文病重,国内不稳,大唐等待已久的机会或许就要到来……”高句丽是先帝未竟之业,不论是作为人子还是作为帝王,李治必然要征高句丽。

如今知道吐蕃或许会有异动,李治必不可能放任不管。

“命姜恪去鄯州吧。”。

【大巴载着满车乘客一路往藏区去,导游热情地介绍着沿途风光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看,那边那个金色的建筑就是天葬台!”云青青顺着导游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远处有一个挂满了经幡的建筑。

接下来导游又简单介绍了天葬的概念和意义,话锋一转就回到了给游客们的旅游建议上。】。

元顺帝时空。

蔡巴司徙贡噶多杰听到导游提及“天葬”时才把目光从书卷上移开,透过玻璃窗看到壮阔的高原风景,他的心底微微一动,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突然袭上心头。

此时的他因与大司徒绛曲坚赞不和,已将权力交给其弟扎巴喜饶后出家受比丘戒,此时其实可以称呼他的法名——格微洛追。

“比起中原,藏区或许没有那么繁荣富饶,却也依然诞生了璀璨的文明。”他紧紧抓住手中的书卷,“只是缺少了传承与记载,所以我才要撰《红史》,让中原人了解藏民,让后世记住今人。”

此时发生的故事流传到后世,就是口耳相传的传说与习俗,神鬼莫测的天幕让今人看到后人,人力所致的史书却让后人看到今人。

“愿吾族生生不息。”。

导游推荐的省内旅游路线、西北大环线、进藏路线虽然简略,却囊括了地势、气候、温度等方面的信息,又结合了科学的人体承受能力,可以说是非常用心了。

而这些信息听在不同人眼里,也有了不同的反馈——

有人震惊于西北高原气候迥异:“与南地相差甚远,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地方,实在是不可思议!”

有人听得心潮澎湃、蠢蠢欲动:“若有机会,定要去一览风光。”

有人暗暗嗤之以鼻:“西北苦寒,有什么可看的?还是江南好,扬州富饶、苏杭清丽,处处是锦绣堆里的好风光。”

有人怀着一片温热的慈悲心:“不知此地种的什么粮?西北少雨,粮食收成如何?”

也有人疯狂地记笔记:“若是出兵,也可以按照这条路线来!”

第149章第四十个视频之关于文成公主。

【“好了,大家打起精神来,我们马上就到日月山了。”

导游拍拍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