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与后世科举无异,可能入学室者皆为文吏之子,平民是根本没有资格的,这条路对于黔首来说是完全封死的,他们只有在战场上杀敌这一条路可以走。
“昔秦国因商君变法而强,今日之大秦亦要掀起另一番变法了!”
至于那个主导变法的人是谁……
始皇帝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
当日天幕消失后,始皇帝推敲了一番,胡亥能越过扶苏和前头十几个哥哥成为秦二世,必然是他突逢不测以至有人胆敢生出悖逆之心,妄图以强臣扶持弱主上位以保全其权势。
想到这里,其*实这个强臣的人选范围已经很小了。
而这必然是内外勾结的结果,外有信重的大臣把持朝政,内有宠幸的宦官欺上瞒下,方能不动声色地瞒过满朝文武。
秦法不罚未来之事,可这番念头足以让暴怒的始皇帝大肆牵连一番,但他没有。
始皇帝很快冷静下来,一切如常地看着许多人往胡亥处奉承恭维,也看着诸位公子对此事的反应。
一直到今天。
“传赵高。”
始皇帝的诏令很快传达下去,赵高匆匆进宫。
无数人都在猜测,始皇帝好似终于想起来这位失宠了一段时日的中车府令,欲要重新启用他了。
第77章第十七个视频之关于语文考试。
【监考老师在随机抽取的同学的见证下开启密封袋,然后分发试卷,并重申考试规则。
开考铃响,考场上顿时只剩下了沙沙的写字声。】。
明神宗时空。
李贽看着印满了小字的试卷先是一愣,待到看清内容之后,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
“时人以四书五经为本,重八股破题撰文,多少人穷经皓首的典籍,在后世竟弃之不用!可笑!可笑!可笑!”
李贽连呼三声可笑,也不知是在笑谁。
宋仁宗时空。
范仲淹看着试卷上的内容也颇为不解。
他自幼寒窗苦读,终于中举步入仕途,为官多年过程中也曾大兴文教,教导学生应试,却还是第一次见一张试卷出题者的内容长篇累牍、答题者的回答寥寥无几的情况。
“不过此考虽参考人数众多,却也并非为选拔官吏,只为晋升更高学府,想来这也是其中无论政问策之题的缘由了。”
范仲淹按耐自己的不习惯,仔细端详着卷面上的内容,试图揣摩出题者的逻辑。
“如今大宋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只重经义而轻应用,实在不妥。”
“若能从中窥得后世取才之法,或可撬动一丝半毫。”。
汉武帝时空。
霍去病难得兴致勃勃地扒拉着天幕看后世人的答题过程。
他暂时没有想到开科取士这一朝堂政。治的层面,他只是单纯看着有些考生抓耳挠腮、痛苦不已的样子觉得分外开怀,顺带着对折磨他们的试卷感兴趣而已。
但当他看了一段阅读理解的散文之后,再看到下面的“请问作者划线处的景色描写表达了什么内涵”的时候,霍去病的表情是:???
他怀着一种莫名的敬畏,沉下心来去看其中一个考生的答案——
【一、阴沉的天色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与惆怅以及对当下环境的抨击与不平;
二、以乐景衬哀情,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三、体现了作者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心态;
……】
霍去病被这些文字冲击得没再去看余下的第四五六七点,他看着身边的侍从发出了来自灵魂的疑问:
“朴,这不就是一段关于山水的描绘吗?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内涵?为何一段景色可以乐观向上又可以悲怆不平?”
“难道真的是我读书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