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珍想不通的是,在李珍的干扰下,他没跟阿史那结识,也没和谢修竹达成联盟,他只不过是个不得宠的落魄皇子,没多少钱也没什么势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到底是如何做到这些事的?
买通女史容易,但让女史给皇帝下毒可不容易;偷盗太子的玉佩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事。
李珍脑中浮现出一个猜想。
这李玦不会在她不知不觉中找到什么助力了吧?
是朝中哪位大臣吗?
李珍越想越觉得这种可能性更大,李玦可是很聪明的人,他怎么可能看着李瑾李琮都争相出头了,自己还默默无闻呢?
他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笼络所有助力在手上。
原书中他就是这样做的,李珍只怪自己大意了,没发觉他在背后做的这些小动作。
可惜现在后悔也迟了,李珍郁闷了一会,就把这些抛在脑后,专心去想着对策。
可惜她被关在这里,什么也做不了,几天下来不仅没想出什么好方法,还从长信宫的太监那儿得到了更糟糕的消息。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皇帝总算能开口说话了,但他还不能处理政事,便只好让李玦代为监国。
李玦之前从未出头过,朝中老臣原本很是担忧,但他不愧是男主,将每件事都处理的很妥帖,甚至还处理了不少陈年旧患。
总之是比李瑾出彩许多了。
因李瑾拒不承认毒害皇帝,他的案子还在调查之中,他虽被软禁起来,但依旧还保持着太子之位。
两相对比之下,朝中居然有臣子上书请求改立李玦为太子的。
李玦装模作样的把这消息瞒了几天,最后实在顶不住朝臣的压力,“迫于无奈”跑到皇帝面前哭诉,表示自己信任李瑾的为人,绝对没有肖想过太子之位。
皇帝清醒了那么久,一直没宣布对李瑾的处置,朝廷上人人都察觉出皇帝定是对下毒一事产生了疑虑,他多半觉得这事不像是李瑾做的。
李玦的行动算是迎合了他的心意,也间接让他看清了朝臣们的想法。
——无论李瑾是不是罪魁祸首,李玦的才能胜过李瑾这是板上钉钉的。
纠结犹豫了几天,皇帝终于下令将李玦立为太子,让他正式搬入东宫。
李瑾那边皇帝却是没个说法,也没给他封王,宫人们只好称呼他一声“大皇子”。
听完了消息,李珍不由得暗暗头疼,感叹李玦这一招真是高超。
除夕夜宴下毒想要蒙蔽皇帝确实不容易,所以他没急着让皇帝处死李瑾,而是在国事中显示出自己有更突出的能力……这样就算李瑾日后洗刷了冤屈也很难夺回太子之位了。
李珍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就算宫人们对她依旧客客气气的,饮食炭火从不曾短缺,但她还是感受到身上散发阵阵寒意,仿佛身处数九寒天。
要是真让李玦登基了,自己的女帝之路注定会比以前曲折。
李珍现在要做的不仅是帮李瑾洗脱罪名,还得找到李玦栽赃陷害的证据,可她连他背后的助力都不知道,又该怎么去找?
这具身体今年就要满十九了,离系统划定的暴毙年龄只剩下十一年。
别以为十一年很长,在这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古代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好不容易想出的路径就这样被截断,难道她要重新开始吗?
她该怎么开始?她还有力气开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