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蟜提出的新式海盐制作方法,与以往大不相同,工艺更为精细,所制出的海盐品质更佳,洁白细腻,咸香适口,远胜以往。
蒙恬是尝过以后,给了成蟜一个岛,随便他去折腾。
反正这对他来说绝对是没有坏处的,至于被陛下知道,他怎么可能隐瞒不报。
早就已经跟陛下请示过了,对此嬴政只有一句话,随便成蟜折腾。
不得不说,陛下对这个弟弟是真放心啊……
不过也侧面的体现了,陛下的胸怀是何等的宽广。
这也让蒙恬更加的忠心了,没人能逃脱陛下的人格魅力!
等对抗赛结束了,成蟜的瓜子也磕完了,顺便还承诺到时候多送点瓜子过来。
对获胜的一方,自然是要给与奖励的,成蟜可不是什么小气人,获胜的百来人,一人获得一头猪。
简直震惊水师当中的将士们,谁见过上来就给头猪的?
猪还只是奖励的一部分,一人一袋钱不说,还有一人一斤的盐。
这可都是平日里他们贼稀罕的好东西啊,输掉的那些人眼泪都要下来了,早,早知道就更卖力了。
谁能想到,他们错过的,居然是这么多!
“你们也别气馁,等下一次,一下次还有机会的。”成蟜给输掉的一群人加油打气,军中士气可不能低迷。
好在众人恢复的很快,是啊,这还只是一次对抗赛,只要下次好好的表现,一定可以扳回一城的!
“长安君可真是……财大气粗啊。”副将都忍不住的感叹说道。
“那是,整个大秦最富裕的,长安君称第二,怕是没人敢称第一吧”蒙恬虽然不清楚成蟜究竟是有多有钱,但他知道,成蟜可富裕了。
得亏成蟜不知道,不然脑子都要摇出来了,谁说的,他不是,他没有!
【作者有话说】
[比心]
143☆、第143章
◎晋江独发◎
无论练兵还是造船,皆非一朝一夕可成之伟业。成蟜便在这片沃土之上默默扎根,潜心耕耘,整整度过了两个寒来暑往的春秋。
其间,他亲自主持创办的书院如雨后春笋般焕发活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才识卓绝、志向高远的青年俊彦,为这片原本沉寂的土地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成蟜对此深感欣慰,心中喜悦难以言表。他特意安排这些学子在书院中承担基础而关键的事务——从整理典籍、教导蒙童,到协助讲学、管理斋舍,皆由他们亲手操持。
点滴之中锤炼品性,细微之处磨砺担当,循序渐进地塑造其能力与责任感。待其学业有成、羽翼丰满之时,便可自信步入科举考场,踏上仕途坦途。
自一年前科举制度正式恢复以来,虽尚未能遍及天下郡县,却已在各地稳步推进,声势日盛。
凡自认才学兼备、心怀家国之士,皆可报名应试,一展胸中锦绣文章。
而对那些曾有作奸犯科之劣迹者,则严令禁止报考,更无资格入朝为官——此举既是对清流正气的捍卫,亦是对选贤任能制度尊严的守护。
并且还要求,凡大秦子民皆可参加科举,但对作弊之人,严惩不贷!
科举之选拔标准严谨苛刻,规章条文缜密周详。
若任人随意报考、滥竽充数,势必扰乱秩序,动摇公正,损及国家取士之根本。
成蟜虽曾参与初期筹划,然南下之后便果断放手,将重任托付他人,不再躬身细务。
吃苦耐劳从来不是他的风格,他又怎愿陪蒙毅一起日夜操劳?
不仅如此,他还特意修书一封,字里行间满是调侃之意,笑称蒙毅劳形苦心,远不如自己泛舟江上、倚栏听风来得逍遥自在。
他在南方的闲适生活被画师细细描摹,绘成一幅幅生动画卷,装订成册,遣快马送往咸阳,只为炫耀那份悠然自得,好让终日伏案加班的蒙毅看了眼红心痒,恨不得立刻辞官归隐。
然而,待信使抵达咸阳之时,已是数月之后。彼时的成蟜,早已兴致盎然地出席了一场盛大的海船下水典礼,沉浸于前所未有的喜悦与成就感之中。
怎能不开心呢?!
整整近三年光阴,上千名工匠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终于迎来这一刻,巨舰初成即将入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