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限制性,并不单单只是中国自己在做,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一样,必须遵守华盟的规则,拒绝开放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双向旅游交流,在贸易上也有很多限制。这很有趣,这种限制性,最初是为了反击西方当时通过“巴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封锁而制定的,后来西方自己的巴统难以为继,中国的科技水平,逐渐超越了欧美嘛,这些年已经很少有人提到巴统了,它变成了一个笑话,不过美国和欧洲也没有废除巴统,估计是拉不下这个脸。
但不管西方变与不变,中国和华盟因此而形成的对西方的科技和经济壁垒也不会变,不仅仅是科技交流,包括旅游开放这种可能对西方带来很大的经济好处的行为,同样是被限制的,无论西方各国如何争取和谈判,中国和华盟国家也不可能改变,这大概就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吧,当年得意的时候,却没有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各方面被封锁的,已经变成了西方。社会主义的大海中,西方各国只能是孤岛。
张枫这一次要去的南太平洋,也是这些年新兴的热门旅游景区。这还得益于美国在关岛的大撤军——继续在关岛屯驻重兵,那就是变成了中国海军的人质靶子,现在太平洋美海军无论如何也不是中国海军的对手了,而且也不符合美国收缩回北美的新战略。现在的关岛,驻扎的美军已经跌到只有5000多人,主要是一些海军陆战队的部队,以及机场和港口的守卫队。
军事威胁既然消失了,中国对南太平洋的经济开发就变得现实了。除了与渔业有关的行业外,旅游就是最重要的产业了。从北马里亚纳群岛往西,被开发的岛屿景区,就有300多个,可以容纳近千万人,在南太平洋同时度假。
事实上,这还是最近几年中国对旅游业发展,有所压制的缘故。中央一向反对所谓的人工景区,所有的景区投资,必须是先有达标的自然景观资源,才能通过审批规划和投资项目。中央计委也认为,旅游的发展,其实是有天花板的,要警惕过度投资的问题。
相反,对于广义的娱乐业的发展,则是计委等相关部门,要求重点投资发展的领域。这很明显,这属于“消费多元化”的一个很大的门类,衣食住行甚至购物的“边际消费”,很容易就达到上限,唯有娱乐,是可以无限发展的。人们只要有钱有闲,总是要寻找某种娱乐方式,来消磨时间,消费金钱。而且娱乐领域,也是文化创新的主要方向,每年都需要新鲜的娱乐方式,来领一时之风范。
新阶段的旅游和娱乐,呈现的方向不仅是多元化,更是对于质量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是比较容易走偏的两个领域,旅游要避免投资过度,而娱乐则要避免“娱乐至死”的过度消费倾向,不能导致思想上,引导国民和青少年倾向于颓废和沉迷。两个领域,都是要精准地把握“度”的产业。
走向虚拟和走向自然,中国的旅游和娱乐产业,也正因为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变,而体现出符合时代的变化。
第464章盛世华章之购与商
对于张婷来说,旅游远没有另一种“娱乐”来得有趣,那就是逛街购物。作为一个服装设计师,她当然知道,虽然很多人通过线上定制平台订购自己的服装鞋帽,但线下体验成交,仍然是服装销售的重要方式,尤其是青年女性,在线下体验购买成交的,至少还占一半以上。
只不过现在“线下体验”的购物模式,其实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样数字化了而已。如果一个女士,逛街时看中了某件衣服,如果嫌弃麻烦,她并不需要试穿,而是拍张照片,就可以从手机上,看得到自己模拟穿着目标衣服的三维图像,这是你的人工智能助理,通过导入照片数据,进行图像识别,然后联系后台,在其“个人建模”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数据导入就得到的。
观察自身的三维图像,确定整个“随机性消费”被自己确认后,还可以查阅看到它的品牌、产地、材质等完整信息,AI还会查找该商品的线上线下价格对比,协助女士锁定购买方式。
这种模式,现在被很多女生大量用来“偷拍”,比如在路上看到某个女生打扮得很漂亮,心仪她穿的衣服,那么就可以偷拍下来,转化成自己穿着这套衣服的三维图像,甚至可以输出平面照片。接下来,要么自己可以购买,要么不购买,但可以保存自己穿着此套服装的图像和照片。
大多数的女士,购物哪怕是购买衣服,对自己还是有限制的,并不会没有理智地“买买买”,但上述的模式,就弥补了她们不能任性“买买买”的遗憾——在虚拟世界里,她们曾经做到了“曾经拥有”嘛。在现实中,一个女生可能拥有几十套衣服,但通过这种技术,她们在虚拟空间里,就可以拥有成千上万套。
这也是现在女生逛街购物的一种很大的兴趣——发现心仪的服装或者包包,拍下照片,回去后就可以尽情欣赏自己拥有物品的形象了。并不一定要真的购物,单单这种行为,就让她们觉得很有乐趣了。
当然,对于张婷来说,这只是乐趣之一罢了,逛街中吃吃小食、喝杯奶茶,随意发现什么新奇好玩的小玩意之类的,都比去旅游,要轻松好玩得多。
周六的早晨,张婷睡了一个懒觉,然后被老妈逼着吃了早饭后,就溜出家门,与约好的闺蜜,去逛街购物了。她的老爸张涛看到,也只是摇了摇头,这个女儿,都二十大几岁了,还像是一个小女孩似的。
张涛倒是想到,家里要补充一些新的电器了,他想着晚上让张枫和张婷都看一下,综合大家的意见再定下来。
购买电器或者家具这些“大件”,各种人消费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很简单,只是知道某个品牌,直接购买了就算数。不过大多数家庭,还是类似张涛这样,相对比购买普通商品要慎重一些。
例如张涛对于购买这样的大件,就习惯了采用2次确认的方法:
第一次,首先在网上浏览,初步选择电器这样的大件商品,不过现在浏览的,不再是二维平面图片,而是可以看到商家提供的360度立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能够提供商品的深度三维信息。这种视频现在一般都深度不一地应用了AR(增强现实)科技,所以很多商品几乎已经可以让客户,大致能够如同身临其境地“现场观察商品”。张涛就是通过这个过程,让子女等人提供意见,根据家人的共同倾向,基本选择好商品。
第二次,是因为张涛是个谨慎的人,所以他还是还习惯要去最近的现场体验店,亲自观摩一下,这可能是出于他作为科学家的严谨性。到了体验店,自然商品的展示,可以更加的细节化。例如可以让客户,亲自对结构精密复杂的电器和家具,进行虚拟现实3D模型的拆解拼装,了解内部结构和材质。
在现场的体验店,甚至可以让店家为客户提供,结合ARVR技术搭建起来的虚拟购物场景,这是一种典型消费场景的“场景重建”,客户大致可以体验,在其家庭现实生活中,使用电器或者家居的实际情况。
这种虚拟的模拟,对于厨房电器是最有效的,例如可以直观展示产品制造的工作原理与制造流程,优势功能卖点的呈现,例如身临其境的快速排除油烟的烟机产品功效,大火力灶具的烹饪体验等等。
当然,很多人是不会到线下体验店的,他们完成了第一步就下单了,基本上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因为本身购买的整个过程,都是由个人人工智能助理,帮助用户实现的,它本来就是最“懂你”的导购。
AI助理,能够从大型人工智能那里,接收时尚流行趋势、商品热度等方面的信息,而那些大型人工智能,一直在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做出预测,所以给出的预判,还是有非常高的准确率的,个人AI助理,则可以对这些信息“坐享其成”。
当然AI助理,更多地还是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提供建议。例如通过对主人的消费习惯、社交喜好,以及体貌特征等个人数据的不断学习和分析,针对性地给出购物建议;或者还可以结合其主人的健康状况、财务状况等,对主人意向的购物,进行智能筛选,辅助做出更健康、更理智的消费决策。
例如张婷这样的女生,看上了一件昂贵的衣服,或者一套昂贵的化妆品,她的AI助理发现,假设购买了,会发生财务困难,就可以不断地提醒她的主人:“警告、警告、再次警告!亲爱的主人,如果你购买了这套化妆品,接下来张婷和小芸,我们都要吃土啃草了!”类似这样的提醒,让人们保持消费的理性和控制力。
当然,如果是服装,小芸是比较容易劝说张婷的,因为可以拍下照片,实现“所见即虚拟所得”嘛,欣赏一下自己穿上这样昂贵服装的模拟风采也就罢了。不过如果是化妆品,AI就不一定能劝服张婷,因为目前的科技,还无法让张婷直接模拟使用某套化妆品的功能和感觉,这还差得远呢。
整体来说,过去的购物是平面的,现在的购物则是立体三维的,所以过去的网络购物,直观性是很差的,人们主要凭着经验来下单。而立体三维加上AR和VR科技的初步应用,现在的网购,已经变成了“趋近现实”的“视觉直观购物”,这是毫无疑问的购物升维。
多数的电脑和智能手机,在2017年都实现了3D可视化,应用了3D显示技术和3D屏幕,所以现在的社交方式,正在走向立体化。具体到购物过程,也不仅仅是选择商品,而是可以通过立体自拍、立体视讯通话、3D直播等方式,全方位的挑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