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征途实录:启航1926 > 第258章(第1页)

第258章(第1页)

当下的喀什,在新疆两省16个地级市中,仅排名第4,人均GDP更是倒数第3,放到全国去更是落后到姥姥家去了,他在常委会上的高定位,传出去有些人会当成是笑话,也是很自然的,在就像是南通要发展成为沪苏,自然会不会有人认为有可能。

但有着中央的支持,有着明显的地缘优势,不可能就变成了有可能,关键是自己带领的这一帮领导人,能不能做好这些工作,主席和领袖当年,带着革命先辈们,创造了无数人口中心中的不可能,今天我们就不能创造类似的奇迹了吗?理想总是需要用勇气、牺牲和奋斗来实现的。

两个月后,喀什新的产业总体规划(征求社会意见稿)发布,这个规划引起了全国的极大关注。被各界反复评论和争论,自然也是有的人振奋,有的人怀疑,有的人耻笑,有的人认为是机会,当时各界以为通过的可能性不大,这个顶层设计太“顶层”了,完全是按照中心大城市的规划来的。但等到中央明确表示了支持后,人们才意识到,这大概是10多年以来,中央首次表态,支持建设发展一个新的中心大城市,喀什的建设发展热潮,由此开启。

新中国一代又一代的新人,已经在不同的重要岗位上,担当大梁。

第417章克林顿的反马歇尔计划

西元1995年9月的一天,美国华盛顿,白宫。

总统克林顿正在等待一位在美国内部享有盛名、但在公众舆论上几乎没有知名度的“战略大师”——安德鲁·马歇尔,虽然也是一个马歇尔,不过此人当然不是二战时著名的那个马歇尔将军,不过有一点他们是一样的,都不负“马歇尔(君王的辅佐)”之名。

苏联崩溃后,美国上层,才真正认知到安德鲁·马歇尔惊人的战略眼光和策略,早在20多年前,他对苏联的弊端,已经观察得非常清楚,他提出的一系列策略,很多被各届美国政府采纳,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而苏联最终崩塌的模式和结果,与他早期的预测几乎完全一致。这样惊人的战略眼光,让克林顿对这个马歇尔非常重视。

他近期已经几次接见了马歇尔,希望他能为自己的政府,也是为美国找出一条复兴之路,设计一套可行的战略。

这已经是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了,到1996年底,他就必须下台,他的妻子希拉里,希望能够在他之后,登上美国总统的宝座,成为美国第一个女性总统。虽然这种机会很小,尤其是在他之后马上实现,但至少可以先尝试一下。

民主党的政府需要持续,还有妻子的企图,让克林顿知道,自己任期的尾巴,最好能做得漂亮一些。实际上,这几年很艰难,1992年底的连任选举,他差一点就失败了,主要问题还是经济。幸好在第二任期,由于苏联的解体,大大改善了美国人对他的观感,让人们对美国经济的预期强了一些。

但他很清楚,美国相对于中国,仍然在不断地衰落,他六年多的努力,乃至苏联的崩溃,都没有能改变这种趋势,作为一个美国人,他内心也是为此而焦急的。

1995年美国GDP预计突破4万亿美元,按照2。7亿人口,人均GDP大约是1。48万美元人。但中国呢?按照CIA的预测,GDP可能高达62万亿美元,是美国的15。5倍,按照其人口约18亿推算,人均GDP将达到3。45万美元人,是美国人均的2。33倍,或者反过来说,美国的人均GDP,已经只有中国人均的43%了。国民的中位数收入,更是只有中国人的13——这是没办法的,美国的富人总是占据GDP增量的很大份额嘛。

这样的经济差距,对于美国而言,真的就是中国人的那句成语“泰山压顶”,当年学习中文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成语,觉得中国文学也喜欢夸大,现在想来,真的是非常贴切。

美国的上层都有共识,如果不是还有核威慑,恐怕美国就要考虑如何向中国体面的投降了,因为这种国力差距还在不断地扩大,前景完全让人绝望。

就拿海军力量来说,美国扩充到14艘航母以后,现在维持这样的大舰队都很困难,可是中国现在是每年2艘核航母役,已经达到了30艘的总量,离开他们公开宣布的36艘核航母舰队的目标,大约只需要3年,到1998年底之后,面对中国部署在全球的36个核航母舰队,美国海军已经根本没有取胜之机。而且核潜艇的差距更大,CIA的估计是中国现在已经有接近400艘核潜艇,超过美国130艘的3倍。

幸好地球只能被毁灭一次,要不然中国人,早就可以把我们轰得渣都不剩,这是美国上层悲凉的笑话,其实这真的算是笑话吗?

而且中国厉害的,可不仅仅是本土的经济和军力,他们的全球体系的力量,太强大了。中国直接控制的,可不仅仅是本土的16亿人构成的大市场(18亿国民中,有2亿在海外),还包括次大陆的4亿人,南美的2亿人,非洲的7亿人,亚俄和中亚的2亿人,这是一个31亿人的,体系严密的超级市场体系,超过全球总人口(约60亿人)的一半。而中国通过自己控制的这个市场体系,又联动地使得其它大量的剩余市场,其实也变成了他们的附庸,就连美国最强势的南美和中美洲其它国家,现在中美在市场上也是平分秋色,甚至可以说中国更强,就算是欧俄和东欧,不也是这样吗?

中国对这个大市场体系的控制力,实在是让美国人羡慕,美国人当年拯救了欧洲,可是这些家伙,越来越成为美国的竞争者,美国对他们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对于美国而言,最难堪的就是南美了,原来这个美国完全控制的地域,被中国人硬生生地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建成了完全附庸于他们的新秘鲁联邦、厄瓜多尔和巴拉圭联盟,从地域上就割去了南美约40%的土地,这已经变成了美国的心腹之患,但中国的“南美根据地”已经是一个2亿人、军队武器装备强劲,与中国本土高度一体化的体系,美国已经很难撼动他们了。

包括克林顿在内,美国的上层们,虽然不想承认,虽然口头上仍然保持强势,但内心谁不清楚呢?美国相对于中国,现在经济和人口上,都已经变成了小国,靠着现在的国力,还想和中国争霸,哪有那个硬条件?也只能想一些“奇谋妙计”了。

这个世界,怎么会出现中国这样的一个怪胎呢?克林顿叹息了一声,中国单独一家,已经占到了全球GDP的约70%;而除了中国以外的全世界,美国的GDP大约也只占了15,欧盟大约占了14,中国体系的海外部分15亿人,则占了大约37%左右,剩余的其余国家合在一起也只有18%。美国与欧盟整个资本主义的联合体,只不过略超中国体系的海外国家的总量,而且看发展趋势,未来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超越美国与欧盟的合计,几乎是肯定的。

盎格鲁人难道就道此沉沦吗?克林顿这些年一直在思考对策,但实在是苦无良策呀,实力就是实力,歪门邪道,想打破中国的实力,哪有那么容易呢?

安德鲁·马歇尔走进了克林顿的办公室,他表面冷静,但内心有点激动。

在苏联崩塌之前,他也许只能算是美国战略研究方面,不算太著名的学者,美国有那么多的“战略大师”呢。可是苏联崩溃,美国人反过来总结并“论功行赏”的时候,才发现了他的贡献。

这一次,自己的战略能够再次发挥奇效呢?马歇尔对此有很高的期待。但这样“退守”而不是“进取”的策略,总统和上层建筑,能够真的接受吗?

克林顿热情地欢迎了马歇尔,两人闲聊一段后,马歇尔对克林顿正色说道:“总统先生,我现在有一个设想。”

克林顿身体前倾:“愿闻其详。”这本来就是他与马歇尔见面的目的。

“总统先生,先让我回顾一下我们美国现在的策略,这是从对苏联冷战的阶段延续下来的,仿佛同样的策略可以对付中国一样。这完全可能是一种错觉,因为对付中国,这样的策略根本不可能有效。”

“我们结盟欧洲的各个民主自由国家,以美国为中心,统合资本主义的世界,为此,我们推动了西欧的复兴,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都是在我们的帮助下,重新成为二流大国的。大西洋两岸的这个联合体,是打赢了对苏联冷战的核心策略,这毋庸置疑。”

“因为西欧的生活水平、民主自由,对于东欧和苏联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也因为苏联体制的自我衰败,最终我们赢得了对苏联的冷战,它彻底解体了,甚至连俄罗斯本身,也分成了两个国家。”

“在北美,我们以美国、加拿大,甚至可以把墨西哥包括进来,这是我们的基本盘,是美国本土力量真正的核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