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邦联方案,实质上分为东西两“邦”,实际上就是两国。这个方面大家都同意了,否则根本就没办法往下推进。
最困难的主要是四个方面,第一是原苏联的债务问题,苏联的外债高达1200亿美元,叶利钦当然不想欧俄独自承担,他要求按照欧俄与亚俄各自继承的油气产能份额分担债务。但这个要求被亚俄断然拒绝并嗤之以鼻,因为这些借款,绝大多数都用在了欧俄境内,东部从来就是被戈尔巴乔夫政府和叶利钦俄罗斯联邦政府忽略的,你们挥霍的钱,还的时候就要我们帮你们还?想什么美事呢?
当然叶利钦也不是没有理由,亚俄拿走了苏联油气产能的约80%,你让欧俄如何靠自己还款?但亚俄的反击也很犀利,苏联的多数资产在欧洲部分,那是不是该拿一半给亚俄呢?
单单这一个问题,扯来扯去,就很困难。
第二个问题是国库黄金的分配问题。其实亚俄早就知道这些黄金,已经被叶利钦集团偷运出国,变成了他们私人财产,总量恐怕有400多吨(原时空号称有786吨黄金被偷运出国,灭失无痕)。本来还要多,但特洛尼科夫在东部当政后,截断了西伯利亚黄金流向中央的途径,保住了这些年的新产量。
但欧俄总不能说国库空空吧?你们谈要共同负担债务,那么国库的黄金和其它资产,也应该共同分配才对不是?
这就是亚俄用来怼欧俄的一个有利手段,叶利钦是有苦说不出,他哪里去找可以分配给亚俄的黄金呢?
第三个问题,就是两国民众之间的自由往来和就业问题。欧俄的民众,能不能去到亚俄,并在亚俄长期居住和就业?国籍怎么算?反过来亚俄的人到欧俄,当然也是一样。
这个问题本来并不算复杂,因为本来都是一个国家嘛,当然应该自由流通。但解决的难度还是在欧俄,叶利钦和他的部下也不傻,亚俄有着中国人的支持,这个条件是欧俄无论如何赶不上的,中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现在透露出来的对亚俄的支持,已经根本不是欧俄能够从西方得到的了。
所以前景恐怕很明确,亚俄的经济状况,多半会好于欧俄。所以未来欧俄的人,跑到亚俄去,恐怕会更多,这是他们比较顾虑的。所以叶利钦要求按照欧盟国家之间的方式来处理,国民算是不同国家的。
亚俄则主张,两国人民自由往来,都是一国国民,在哪里就业,就必须遵守各自不同的法律法规而已,完全自由流动。至于国籍属于欧俄还是亚俄,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
第四个问题,就是最棘手的边境问题。对于亚俄主张的乌拉尔山脊线分境,欧俄并不认可,他们主张完整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必须属于欧俄,这个州横跨亚欧乌拉尔山区,州首府就是叶卡捷琳堡,这个城市一向与新西伯利亚是俄罗斯第三大城市的竞争者,两个城市谁是老三一向有争议,自然极为重要,欧俄的目的就是要拿下叶卡捷琳堡,而且整个州是俄罗斯著名的大工业区域,以采矿业矿和冶金业闻名,这里可以算是支撑苏联二战最重要的工业区之一。
对于这4个核心问题,双方都相持不下,因为对自己一方都觉得极为重要,难以割舍。所以谈判变得似乎漫长而疲惫。
最后还是中国特使的介入,推动了谈判结果的出台。中国劝说亚俄放弃了叶卡捷琳堡,因为亚俄的经济重心必然转向东方,东方的城市才是未来希望所在。由于两国的分割,甚至是意识形态上的极其敌对,叶卡捷琳堡显然失去了以往连接欧亚的关键枢纽地位,变成了一个边境城市,重要性大为下降。而且这种情况下,亚俄只要经济发展顺利,就易于吸引这个城市的人才和工业转移。除了这个城市外,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其它的部分,则按照亚欧分界线分成两块,西面属欧俄,东面属亚俄。
既然亚俄做出了利益上的重大牺牲,那么欧俄自然在其它方面要做出补偿。首先是国际债务承担,最后议定由欧俄承担90%,而亚俄只承担10%,但由于欧俄现在无法解决国库黄金问题,最后就用这亚俄本应承担的10%债务作为抵消,所以最后,就变成了欧俄独立承担全部国际债务,而亚俄也不再向欧俄,索取原苏联中央的任何财富。
国籍和民众自由往来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原则上同意彼此国民自由往来和就业,无需落地签证限制。但实行审批制,两国分开后国民必须首先确认国籍,未来本国籍的民众到另一国,必须先向本国机关申请审批,经同意后方可前往另一国。这种制度与签证制度的区别是,一旦同意了,是不限日期的,也不限制改变国籍,当然,他们到了对方的国家,如果犯事被驱逐回原国籍国,只要之前没有发生国籍转换,也是许可的。
双方都同意这个制度是有理由的,都想把一些敏感的人才限制住嘛,不让他们跑到对方的地盘,去效命自己的敌人。至于普通民众,至少叶利钦他们是不在乎的。
至于面子上的邦联制度,并不设立一个“邦联中央政府”,而是一种制度,每10年一次双方进行一次“大谈判”,而每30年一次进行两国各自的全民公投,讨论有没有重新整合,恢复联邦制度的可行性。这其实是一种“对赌”,如果其中一国的实力,完全压倒了对方国家,就有可能应用邦联制度,要求重新统一体制和以我为主,建立新的中央政府。这当然是为了未来留有余地,但在当下,大家都只是做个样子,好给俄罗斯民众一个交待。
未来其实也很困难,其中一国弱势了,难道就甘心被另一国整合吗?自己一方的利益难道不要了吗?现在只不过是把难题都推到未来而已。例如,苏联的核武器,双方是对半分配,都是核大国,凭什么未来一方压倒另一方呢?
至于俄罗斯联邦以外的其它加盟共和国,现在双方都没有力量整合,这些国家的独立倾向,已经是明显得不得了,也只能听之任之,伟大的无国界苏维埃联盟,最终也只能分崩离析。
双方都怕夜长梦多,一旦谈判的结果出来,接下来的发展就很快,叶利钦与特洛尼科夫两人,代表欧俄和亚俄两边,签署了后世著名的《叶卡捷琳堡和平共处条约》和《俄罗斯邦联条约》,向全俄人民宣布,由于俄罗斯联邦内部持有不同的两种思想的力量相持不下,已经发展到彼此无法在一个国家体制内共存的程度,如果继续下去,只能导致彼此用铁和血来辩论。为了避免战争和流血,双方同意按照和平共处的原则,分别建立“俄罗斯联邦”和“俄罗斯人民共和联邦”,两国主要以乌拉尔山脊线为分界线,但叶卡捷琳堡属于欧俄。欧俄的面积大约42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亿人;亚俄的面积大约119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000万。
两个国家同属“俄罗斯邦联”,按照邦联规定的原则和平共处,友好协商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邦联条约规定,两个邦国,都各自有外交、货币、军事、国际贸易等独立主权,与一般主权国家无异;两个邦国之间,也实行互不干涉的原则,对于对方的内政无权干涉,否则对方有权反击。
当然,十年大协商之类的冠冕堂皇的条款,占了非常多条,这也是应有之意,否则双方都对国民交待不过去。
新时空西元1993年7月19日,苏联宣布解体,东西两大联邦成立,全世界虽然早有预料,仍然极度震惊,一个曾经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理想灯塔,终于熄灭了,还是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就从巅峰走向了解体,让人唏嘘不已。
戈地图是狼狈地下台的,俄罗斯东西双方,对他的态度都非常差,亚俄就不必说了,欧俄这面,叶利钦也对他极其鄙视,甚至连退休总统的待遇都没有,按照叶利钦的说法,戈尔巴乔夫是苏联的总统,而且没有经过选举,根本不算是正式的总统。他也不是俄罗斯联邦的总统,俄联邦对他没有义务。此后戈地图还很长一段时间被监视居住。
这让戈尔巴乔夫在生活上变得狼狈,幸好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都感谢戈尔巴乔夫,因为这个人居然帮助他们,搞垮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确实对西方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所以还是丢了点狗骨头给他,通过一些媒体让他发表文章,赚几个养家的钱。
就连特洛尼科夫知道后,都不能不感慨,戈地图这个家伙,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明明倾向于资本主义,在任期间拼命地把苏联往西方拉,结果自己几乎没有捞到任何好处,叶利钦等人的家族,早就赚得盆满钵满,而他一旦去职,连生活都成问题。真是个可悲可笑的家伙,不过更可悲可笑的是苏联,居然让这样的一个无能之辈,当上了最高领袖。
苏联终于解体,在西方弹冠相庆的时候,在欧俄这一帮资本主义的新统治者欣喜如狂的时候,欧俄和中亚五国,却开始进入了按照中国顶层规划,全面建设发展和重建体制的过程中。
首先就是对军队的全面改组,亚俄改组后有50多万军队,开始在苏联的军事传统上接受一些中国军队的条例,毕竟从今往后,他们将主要使用中国的武器装备,亚俄仍将保留一些军事生产能力,但主要是轻武器领域,尤其在高技术兵器领域,他们本来就落后,至少短期也难以具备自研自发展的能力。
亚俄毕竟只有4000万人,等到中国双重国籍人员以及少量东欧人员补充后,也不过仅有8000万出头的人力资源,这就是一个中型国家,随着军事的发展,这样的国家基本上不再肯定具备真正“全向军事强国”的能力。
中亚五国的军事部队更少,最多的乌兹别克,不过是20多万人,其余4国,只有10万或10多万人,他们的武器装备,将全部中国化,将在军事重组中完全摒弃原苏联的军事体系。
在中国的支持下,一共6个国家,开始实行中国的“国卫二线部队”体制,建立起在各个城市和边境为主的国卫体系,这是稳定社会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