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轻轻地敲门,她抬头看了一下,是她约见的新任总书记陈子华到了。
共和国第五代领导人陈子华,今年53岁,是1991年接替袁浩云的,与前几代领导人有点不同的是,陈子华是新中国建立后出身的,他正好生于建国的1939年,可谓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他在西北工大电子学博士毕业后从军,先后服役于导弹部队和国防科工委,其后退伍转职地方,因为在大西北开发中的杰出表现,被中G组织部发现,逐步提升,终于成为新中国的第五代领导人。
陈子华习惯性地向李思华行了个军礼,这是他作为曾经的军人,向领袖表示敬意的方式,李思华微笑着让这位新任总书记坐下。
一段轻松的闲谈过去后,两人的谈话进入了正题,今天讨论的课题,正是中国接下来在苏联要推行的战略。
陈子华很推崇领袖提出的“一国两制”战略,认为这给了苏联各方一个台阶和选择,避免了直接分裂可能导致的严酷性,保留了未来无数的可能性。
李思华说道:“对于一国两制,需要放开眼界来看,这个模式,并不只是用来解决当下的苏联问题的。”
陈子华请领袖具体说明一下。
李思华解释说:“苏联即将崩溃,未来全球主体就是两种制度,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当然还有一些其它模式,例如穆斯林宗教国家等,但他们构不成主体,代表不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陈子华隐约理解了李思华的意思。
“所以一国两制,其实是指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放在全球,那就是一球两制。未来即使我们彻底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主流,但资本主义国家也将仍然存在。将寰球彻底赤化,并不是我们短期要追求的目标,因为人心不统一,没必要强求。总有很多利己主义者,资本主义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
“所以一球两制对我们的意义,就是一个放大版的爪哇民国,把全球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统一体的话,就是出口垃圾人口,进口信仰GC主义的人民。当然,我们眼中的利己主义垃圾人口,在资本主义那面被当成是精英,而普通人民,则反过来被当初是垃圾。”
“把这种思想放到苏联,就知道一国两制的意义。对于社会主义东部而言,这是纯化人民的构成,让那些利己主义思想过于厉害的人口,尽量去西部。有着我国的支持,开头人口少点没有关系,随着经济的反超和社会的优势形成,动摇的大量人民,最终还是会重新选择社会主义。”
“初期的纯化很有意义,人心相对统一,这可以大大降低苏联东部模仿我国模式的难度,等到这个体系形成并成熟,那些重返东部的俄罗斯人,就不得不接受和服从这套体系,没有再争辩的资格。”
陈子华这下子完全理解了,他内心暗暗叹服,这就是领袖著名的“天外飞石”了,人们往往只能看懂她战略的一部分,却不知道藏在水面下未曾表露的,往往更重要更精辟。
他接着李思华的话:“这样的话,初期东部能够吸引的人口,肯定还是比较少,因为本来此地居民就少。但这样的话,应该会有利于我国影响东部的发展。”
李思华赞许地点头:“苏联如果崩溃,大致可以分为4个部分。资本主义的俄罗斯西部,可以叫欧俄;社会主义的俄罗斯东部,可以叫亚俄;社会主义的中亚;以及资本主义的原东欧的加盟共和国——他们与已经变天的东欧国家一样,思想基础都差不多。”
“单看俄罗斯本体,不包括乌克兰的话,人口大约在1。5亿人左右,我认为亚俄能够在初期吸纳4000万人,就很不错了,这还是因为我国的经济支持,使得亚俄部分的就业和福利,是苏联目前最好的,这吸引了很多普通家庭。”
陈子华问道:“除了一国两制,总书记如何看待我们接下来对苏联可能解体的战略?”
李思华笑了笑:“核心的,当然是对亚俄的布局。俄罗斯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强烈,但这种强烈在西方面前却是脆弱的,他们历史上对西方膜拜,相应的对西方的民族主义就不强,强的只是对其它的民族,例如我们中华民族而已,其实这是沙文主义,这是整合亚俄的大敌,是必须克服的重大困难。”
“所以我们要利用他们目前的脆弱性。我的设想,亚俄本身有4千万人的话,可能从东欧再吸收300500万人,然后允许中国和亚俄的双重国籍4千万人左右,总计形成一个中国经济圈附属的8500万人左右的大国。在也只是第一步,未来的发展,可能会达到23亿人。例如从欧俄和东欧继续吸纳4000万人以上,从中国再吸纳1亿人左右。”
陈子华倒吸了一口冷气——不要说未来,短期的4千万中国人,变成中俄双重国籍,俄罗斯人能够同意吗?
李思华说道:“大多数俄罗斯人内心当然不会同意,虽然他们自诩为马列主义信仰者,但是形势比人强,他们现在没有闭关锁国的余地。”
她接着解释说:“这是社会主义突破国籍发展的第一步。中国与亚俄是双向开放,任何一个亚俄人来到中国工作和生活3年或以上,都可以申请双重的中国国籍,享受中国的国民待遇。同理,我们当然要求亚俄对等开放,任何一个中国人到了亚俄,也必须是同等的国民待遇和可以申请双重国籍。当然,如果双方国民回国,也可以放弃双重国籍。”
“这是一种试点,很长时间不会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正常发展到未来,必须是两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发展到高级阶段,才可以实行,否则生活水平的落差,会把两国社会都撕裂。就算在亚俄的试点,也必须附加一系列的条件。否则由于中国现在生活条件的高水平,只会形成一种移民中国的通道。”
“对于亚俄来说很明显,他们要大发展战胜欧俄,就必须放弃敌视移民的旧俄沙文主义。我国的力量,也让他们他不得不放弃。否则靠他们那几千万人,永远只能是个资源型的中型国家。在我国数字化社会等一系列文明升维后,还可能永远处于一个落后的社会,他们自身没有力量,实现这样的升维。”
“所以这就是对亚俄的一道选择题,是选择文明必然会落后的民族主义,还是选择科技升维的高等文明。当然实际上从我们的角度,是不能让他们有选择的,否则我们凭什么支持他们?”
“这也是做大蛋糕的道理。靠他们那些人,能做的蛋糕是有限的。但加入了足量的中国人,那就是能够做大超倍的蛋糕,他们的国民能够分到的,远超过去可能的。”
“中亚与亚俄是一样的待遇,通过双重国籍的模式,做大蛋糕,纳入中国的经济圈。”
陈子华听得目瞪口呆,原来领袖的心中,是这样的一篇大文章!这真是大手笔的大策略了。他沉吟了一下,说道:“领袖,如果这个战略能够成功,那么我国本土1650万平方公里,亚俄1100多万,中亚400万,这就是一个近3200万平方公里的人类高等文明区,或者说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
说到这里,陈子华自己有些兴奋,这是“万世不拔之基”啊,到了这个程度,美国之类的国家,未来也无法再翻盘——力量的差距太大了,只要不是自己作死,搞崩溃了,全球其它的力量,再也没有可能动摇中国。
李思华笑着说:“是的,虽然亚俄和中亚大片的土地现在难以利用,但这只是受限于科技发展的程度而已,人类早晚可以利用起来。外星球都可能开发,何况地球上的寒带与荒漠。”
“这是需要长期奋斗才能达到的目标,但实现战略的战术,必须现在就定下来。除了一国两制与双重国籍这两大长期战略外,我们还要注重当下短期的竞争和发展战略。”
陈子华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