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迄今为止的生产力发展,是局限于个体的企业,企业由于是私有的,所以是分割了生产力,不可能将这些已经被分割的生产力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这是资本的本性——我的地盘我做主,领主之间,只能共和。
中国正在做的,则是打破以企业为边界的生产力分割局面。产业的利益和利润,虽然仍然以企业为单位分割,但生产力,则以互联网和数字化为工具,努力实现整体的统一。生产力如果统一了,那能够发挥的生产效率,自然是分割生产力的十倍甚至百倍。
回顾人类发展经济的历史,凯西发现,这完全是人类空前的经济实验,是有了互联网、现代通讯技术、数据库、数据挖掘等当代科技工具后,试图对社会经济运行体系的高效重构。
所以对凯西这种科技人员而言,这才是重要的,企业能够参与这一场伟大实验,可能才有未来。相对而言,多赚几个钱算什么大事呢?每当想到这个空前宏伟的工程,正在中国、在人类社会,高度地发展,就有种浑身发抖的激动和刺激。
当然,维里埃不是凯西这样比较纯粹的科研人员,他主要是一个商人,重视利益是本能的,也只能看他自己的决定了。很多人的人生目的,就是赚钱嘛,这也很正常。
但对于真正的科技创业而言,中国是四大元素的集合体:中国科技、中国制造、中国贸易、中国市场,根本无法替代,要做事业,就必然成为中国的一份子。
历史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中国科研和产业,对全世界产生了强大的磁吸力量。这种磁吸,由于苏联的衰败和西方经济危机,得到了双倍的加强。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东奔似永嘉”。苏联和美国,现在由于各自的危机,确实有点“虏乱如麻”的味道,所以也难怪“四海”人才,开始奔向东方了。
中高级科研人员是最明显的,因为他们本身的流动能力,就是最强的。在中国明显地变成了全球科技中心的情况下,尤其青年科技人员,向中国流动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而在经济困难之下,这种趋势开始影响到了整体青年阶层,因为中国的工作不仅待遇最高,而且相对好找。在中国一定幅度地放松了工作签证申请之后,“到中国去”逐渐成为了在苏东和西方都很明显的潮流。
在新时空,有一个原时空完全不具备的条件。那就是由于中国从七十年代开始,几乎就是全球公认的第一经济大国,而且领先美国的程度越来越大。尤其是最近十年左右,全球的青年学生,学习汉语是越来越普及的事情,无论是科技还是商业领域,汉语逐渐成为与英语相提并论,甚至开始超越英语的主要应用语言。
个人学习了一门语言,再到这门语言的国家去,学习或工作一段时间,当然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汉语的普及,也成为了“到中国去”的世界之潮的推动力。就算是美国,青年人来到中国工作的规模,也不断上升,其中一些人未必想移民,而是躲避经济危机,或者获得中国的工作经验,这对他们未来返回美国就业,当然也很有帮助——美国本土企业现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中国经验和中文能力,也日益成为了重要的考虑内容,甚至是决定性的需求能力。
在这样的转变中,虽然政治、军事上全球仍然是“中美苏三国志”,但在经济上,中国逐渐变成了唯一的中心地域,是全球经济的“CBD(中央商务经济区)”,而无论是美国西欧,还是苏联东欧,都向着“边陲化”的趋势发展。他们在全球经济上的地位和分量,日益被“中国社会主义国家体系”替代。
第405章苏东资源争夺战
西元1990年12月,民主德国耶拿市,著名的卡尔·蔡司(CarlZeiss)工厂的所在地,耶拿的中国领事馆门口。
霍夫曼心情复杂地递给了卫兵他的邀请函,他身后的几名同事也是,他们都是蔡司公司的工程师。霍夫曼看了一眼同事们。中国人应该了解得很清楚,知道这几个人在蔡司工厂,算得上是最关键的技术人员了。中国人邀请他们参与领事馆的酒会,用中国人自己的话说,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伟大的民主德国已经崩溃,正在与西德协商合并,苏联虽然同意了,但美国和英国的态度仍然不明朗,西德的科尔总理,正在展开努力的外交行动。
蔡司公司作为东德的工业明珠,已经来过好几波西德财团的访问团了,霍夫曼等人对此内心是反感的,他们并不像普通的东德民众那样,对西德人接管一切欢欣鼓舞。或许是因为蔡司公司的情况一直还不错,他们没有像那些东德普通民众那样,对政府和所谓的社会主义制度,都彻底失望了。
所以他们看到那些代表西德大财团们的代表,一个个傲慢的样子,内心是很不爽的——西德财团掌控的西德蔡司,在一些技术上,未必比得上东德蔡司。看到他们那种,你们这些垃圾,未来要依靠西德给你们一口饭吃的傲慢,实在是让人不爽。自己是凭本事吃饭,又不是混饭吃的。
中国领事微笑着欢迎他们,把他们带到了一个会议室,说是在酒会之前,向他们介绍几个朋友,霍夫曼等人对视一眼,心想这才是“戏肉”。
会议室进来了三位中年男人,为首的被称为“魏总”的人,与蔡司公司的几位工程师热情地握手,并与霍夫曼拥抱,叫他“老朋友”。霍夫曼一下子就认出了他,此人是设在昆明的“中国西南光学集团”的副总工程师,曾经访问过东德蔡司,当时主要接待他的,正是霍夫曼,因为霍夫曼正是东德蔡司的副总工程师,两人身份对等。
看到是熟人,霍夫曼心中隐隐有着猜测。
魏总先介绍了西南光学的最新发展情况,这吸引了蔡司公司这些科技人员的注意力。
西南光学目前在光学领域的产业布局是非常完整的,总共包括6个大的方面:
半导体技术:例如芯片步进机之光学微影技术、芯片曝光机、激光微影与同步加速光学的微影技术光学组件及模块等;
医疗系统:可视化与成像系统到诊断与治疗仪器、手术显微镜等;
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光扫描器,影像处理及成像系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荧光能谱技术等;
工业测量技术:桥式测量机,悬臂式测量机,记忆测量形状,轮廓与表面的仪器等;
电子光学系统:摄影与电影摄影光学,数码投影机的光学模块,光电产品及其子系统与天文星象仪等;
消费光学产品:眼镜镜片、眼镜咨询与配镜系统、体育运动光学产品等。
听着魏总的介绍,见多识广的霍夫曼内心也非常震撼,这真的是一家庞大的企业,在光学领域几乎是无所不包,非常专业。霍夫曼知道,恐怕东德蔡司还能胜过他们的,无非是昂贵但高质量的镜头,以及在质量管理和加工方面长期累积的工艺技术。
在介绍完成后,魏总果然代表西南光学,向他们发出了工作邀请,而邀请提供的待遇,震动了所有人!